2025-05-08 星期四
广东省中小学陈惠璇名教师工作室
数智合唱 为音乐教育注入活力

  在数字化与智能化飞速发展的当下,传统的音乐教育领域也被注入了全新活力。数智技术的融入,为班级合唱这一音乐教育的重要板块带来了全方位的变革。广东省中小学陈惠璇名教师工作室积极投身这一浪潮,在创新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行。

  运用数智技术,多元应用开启音乐新课堂

  工作室借助软件,将合唱曲目以精准的姿态呈现在学生眼前,软件具备丰富的乐器音色模拟功能,能让学生置身于音乐的奇幻世界,直观感受到不同声部融合产生的奇妙效果。当讲解复杂和声时,软件可分声部、变速播放音乐,学生能轻松分辨各声部旋律,理解和声构建逻辑。同时,智能视唱练耳APP的推广,为学生自主练习提供了便利。学生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监测演唱,APP能即时评测音准,指出偏差并给予纠正建议,提升了音准训练效率。

  工作室运用虚拟合唱平台,通过线上平台,即便学生身处不同地域,也能共同参与合唱排练。在学校组织的虚拟合唱活动中,学生在家上传个人演唱的视频或音频,系统自动整合形成虚拟合唱作品。“云合唱”平台让学生能实时看到彼此视频画面,如同面对面排练,可根据他人节奏和表情调整自身状态,确保合唱和谐统一,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合唱表演环节,智能音响与灯光设备发挥了重要作用。智能音响依据场地空间和人数自动调节音量、混响效果,保证每个角落的观众都能获得良好的听觉体验。智能灯光设备能自动控制灯光色彩、亮度与变换节奏,以配合合唱曲目的情感氛围。

  数智赋能教学 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在传统合唱教学中,音准和节奏训练依赖教师反复示范与学生大量练习,效率较低。而数智技术的应用改变了这一局面。学生借助数智技术获得精准音准参照,智能软件实时监测音高,学生跑调能被及时提醒。节奏训练方面,引入的节拍器APP可设置多种复杂节奏型,学生跟随练习,对节奏的敏感度与把握能力显著提升。

  数智技术为学生打开了丰富音色世界的大门。通过电子乐器模拟或软件合成,学生能感受不同音色的魅力,并将其融入合唱表演。演唱不同风格曲目时,学生借鉴不同乐器音色特点调整发声方式,使合唱音色更具特色。虚拟合唱平台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交流空间,让学生有更多与各种合唱团队交流学习的机会,学习多样的表现技巧,丰富自身表演能力。

  数智赋能下的班级合唱,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平台。以制作《忘不了你啊老师》二声部合唱视频为例,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录好音频、视频作业,通过剪映合成导出视频时,学生进行细致分工,有的负责音频剪辑调整,有的专注视频画面筛选处理,还有的研究合适的参数以平衡画质、文件大小和兼容性。小组内成员各自发挥优势,共同为了完成作品而努力。在选择分辨率参数时,不同小组尝试多种方案,集体研讨论证后成功合成适合网络推广的合唱小视频,于教师节在网络平台上推广,收获大量点赞与好评。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合唱技术的认识,更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直面现实挑战,共筑音乐梦想

  数智技术在应用中也面临一些挑战。技术设备与网络问题首当其冲,在数智融合过程中,工作室积极与教育部门沟通协调,争取资金购置先进教学设备,配备高质量音响、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大力优化校园网络基础设施,采用先进网络技术保障网络稳定高速,并建立应急预案应对虚拟合唱排练可能出现的问题。

  针对学生数智技术掌握程度参差不齐的情况,组织数智技术培训课程,邀请专业技术人员授课,帮助学生掌握基本软件操作与设备使用方法。合唱教学中,教师采用分层教学策略,根据学生技术水平分组,对技术水平高的学生提供更具挑战性的任务,鼓励学生创新实践;对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给予更多指导帮助,逐步提升其技术能力。

  为避免学生过度依赖数智技术而忽视艺术创作与情感表达,教师在教学中始终强调合唱的艺术本质。教学前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歌曲创作背景、情感内涵,在运用数智技术提升演唱技巧的同时,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小组讨论等方式挖掘歌曲情感元素,排练时注重引导学生将情感融入演唱,使合唱表演更具感染力。

  在工作室的积极推动下,学校与社会工作机构合作发起“社区数字合唱节”,搭建校际展演平台,组织不同学校学生进行合唱交流活动,建立家长、教师、社会工作机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评估技术应用对学生发展的综合影响,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支持措施。

  数智技术为班级合唱带来了创新机遇,工作室在探索实践中成功将数智技术深度融入班级合唱教学与实践,未来,工作室将持续探索数智技术在音乐教育中的更多可能。

  (陈惠璇 孙瑞阳)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育展台 11数智合唱 为音乐教育注入活力 陈惠璇 孙瑞阳2025-05-08 广东省中小学陈惠璇名教师工作室 2 2025年05月0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