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3 星期三
杭州萧山技师学院
建设“数据工场” 全链式培育“数字工匠”

  “我在华为上班,从事华为云上系统开发工作。”“我在浙江省集成电路创新平台上班,从事研发工艺工作。”……近期,杭州萧山技师学院开展毕业生就业状况回访活动,很多毕业生表示正在从事数字化领域工作,且对目前的工作很满意。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近年来杭州萧山技师学院积极拥抱市场变化,以“全面合作、联合创新、协同育人”为目标,构筑“数据工场”,全面推行以“链式空间、链式课程、链式研修、链式评价”为特色的全链条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产业的“智改数转”输送了大量急需的“数字工匠”,从而使毕业生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竞相争聘的优秀人才。

  打造虚实一体、产学一体的“数据工场”链式空间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学校教学环境布局只有紧密贴合数字产业的数据流向,数字化人才的培育才能事半功倍。为此,学校通过联盟研讨、企业调研和专家访谈等多种方式,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云、网、端”数字产业的数据流向,系统性阐释了“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应用”这一数字生产流程的内在逻辑与运行规律。

  在此基础上,学校依托数字产业数据流向的特征,创新性地引入了链式布局理念。该理念以“产业链嵌入专业链,人才链定向、价值链趋向、创新链变向嵌入育人目标链”为核心目标,旨在构建校企高度协同、紧密衔接的教学环境。为此,学校与数字化产业龙头企业华为集团开展深度合作,整合其在数据服务、认证服务、基础功能服务及开发环境服务等多个领域的优质资源,共同打造了1个数字技术产业学院,1个华为ICT数字化自主学习平台,5个涵盖云计算、人工智能、5G移动通信、物联网及大数据应用等领域的数字技术实景实验室,以及2个行业解决方案服务中心(数字技术创新中心与工程师创新中心),充分满足了工学交替、实训实习等多元化教学需求,成功塑造了一个物理空间、虚实空间与社会空间高度融合的“数据工场”。

  在致力于内部建设的同时,学校亦不忘向外拓展,积极寻求更为灵活多样的外部合作。先后与百度、安恒信息、新华三等7家知名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外“数据工场”,进一步满足了学生多样化成长需求。

  重塑项目牵引、合纵连横的“数据工场”链式课程

  学校认为,要想充分发挥校内外“数据工场”的育人成效,关键在于构建与之相匹配的链式课程体系。学校整合“数据工场”的企业池、岗位池和项目池,重点分析了华为等企业在数据采集和预处理、数据标注、数据分析、大模型训练、云计算运维、智能产品测试等数字技术工程师核心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确定相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将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学习领域课程,构建起一套与企业实际需求高度契合的课程体系。

  同时,积极跨界整合合作企业的数字化自主学习平台和课程资源。在横向上,注重与课程思政、前沿知识和工程实践紧密连接,确保学生不仅掌握专业知识,还能具备良好的思政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在纵向上,创新性地创设了“行业综合项目—岗位典型项目—核心技术项目”的三级项目课程开发机制,行业综合项目旨在帮助学生从宏观层面把握行业趋势和发展方向,岗位典型项目聚焦具体岗位的技能学习,核心技术项目则关注核心技术的探索和应用,层层递进,有效实现了教学内容的项目化、层级化和资源共享化。

  截至目前,学校重点引入了智慧交通、智慧医疗和智慧政务三大综合性行业项目,开发了“无人驾驶”“智能产品测试”等20门数字化教学资源课程,并同步编写出版了《大数据导论技术实训》《人工智能技术基础》《大数据可视化》《数据采集与预处理》等新型活页式教材,基本实现了企业项目体系与学校课程体系的有效融通,切实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创新“生主师辅、柔性合作”的“数据工场”链式研修形式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学校秉持“专业技术经验→项目实践经验→行业应用经验”的能力成长定向,依托精心设计的三级项目课程,构建了一条高效的长学制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高一至高二是专业技术奠基阶段,学生通过“数据工场”项目池中的专业基础课、工学一体化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构建起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高三至大二是项目实战经验积累与提升阶段,学校采用企业项目实战课程,紧密结合企业当前实际需求,以工学交替的方式安排学生进入校内“数据工场”的岗位池进行实习锻炼。大二至毕业是行业应用经验深化与拓展阶段,学校以工学交替、技师研修和顶岗实习的形式安排学生到校外“数据工场”参与应用研发或项目实施,以进一步提升其行业理解和项目实战能力。

  学生进入“数据工场”后,学校积极倡导并实践“生主师辅、柔性合作”的新型教学策略。学生与导师通过自由互选的方式,跨专业、跨年级、跨身份地组成移动机器人开发、智能产线等项目研修团队。随后,通过“项目方案师引生辩、平台资源师讲生学、工作任务师析生做、技术难题师带生研、工作成果师导生创”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实现了产、学、研、创、用的深度融合。

  实施“双试合一、一试双证”的“数据工场”链式评价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学校秉持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并建立了一套学生、导师、学校、企业、行业五方参与的链式评价体系。

  该评价体系的核心在于引进华为云计算和鸿蒙开发、新华三网络管理两套国际认证标准体系,并联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设立数字化新职业工程师认证机构,依托全国云智物联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了产教融合工作委员会,为评价机制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和组织保障。

  同时,通过明确“中级工—助理工程师、高级工—工程师、技师—高级工程师”资格等级证书的校企对应路径,融通企业岗位认证体系、工程师认证体系和学校技能证书体系,构建了“助理级—中级—高级”贯通的“数字工匠”进阶式评价荣誉链,为学生提供了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

  为进一步推动评价机制的创新与完善,学校还大力推进“双试合一、一试双证”的认定考核机制,实现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与产业人才标准的互通、互认、互信。具体而言,学生只需完成一次考试,即可同步取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如“人工智能训练师证书”)和企业工程师等级证书(如“华为人工智能工程师证书、华为云计算工程证师书”)。这一机制的实施,得益于学校与相关企业共享题库资源、共建考证题库。截至目前,该机制已累计认证通过人数达50人次,充分证明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王尧林 何颖丽 李四明)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育视窗 11建设“数据工场” 全链式培育“数字工匠” 王尧林 何颖丽 李四明2024-11-13 杭州萧山技师学院 2 2024年11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