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是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思政课。在小学思政课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立足课堂,从小处入手,采取多样的授课形式,创设丰富的活动情境,让大道理自然流入学生心田。 讲好小故事,认同大道理。小故事贴近生活、真实具体,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领悟道理。如教师通过讲解五年级上册教材中《爷爷的悔恨》《花季少年的噩梦》等小故事,让学生认识到烟酒、毒品不仅破坏家庭幸福,还会败坏社会风气,甚至威胁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讲述过程中,教师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情感、态度和思想,告诫学生绝对不能去尝试对自己有危害的行为。六年级下册《科技让梦想成真》一课,教师给学生讲古代万户飞天和“航天英雄”杨利伟的故事,将古人的飞天梦与现代人的航天梦相结合,学生沉浸在故事中,感知探索太空这一非凡壮举,同时也明白为实现梦想,需要更深入地学习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教师用真实的事例、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数据讲故事,不夸大、不造假,言之有物、以心交心,能最大限度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大道理。 创设小情境,理解大道理。小情境大作用,成就生活的大课堂。情境创设可以为教材上的概念添加背景,把抽象的道理转化成有血有肉的生活事件,使道理更加鲜活、易懂。如五年级上册《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一课,教师出示喝酒导致车祸的图片,播放因吸食毒品而导致家庭破碎的新闻,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从而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远离烟酒、拒绝毒品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扮演角色,利用一些道具,再现事情发生的过程,让学生在表演中进行反思。道法课中的道理都来源于生活,最终也会服务于生活。因此从生活中寻找真实的案例,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能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反思,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场景相链接,从而理解生活中的大道理。 开展小活动,辨明大道理。小活动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让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教师可结合课堂上要讲的道理开展一些小活动。这些小活动不受场地限制,学生参与性强,对其中道理的体验和认知也就更加深刻,从而达到“不讲而明理”的效果。如五年级上册《选举产生班委会》一课,在课堂上开展“班委选举”活动,让每个学生都亲身参与、发表意见。学生们都很珍惜自己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认真投出一票,选出自己心中理想的班委会成员。在整个活动中,选定选举方式、发布竞选公告、推选竞聘人、演讲与答辩、现场投票与唱票、公示结果等选举环节,让学生对选举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在选举活动中树立公平、公正、公开的选举观念,遵循一定的程序,不断加深学生对法律中选举章程的认知和认同,让大道理在小活动中“深入浅出”。 树立小榜样,建构大道理。小榜样是指学生可以接触到的身边的优秀人才。一个小榜样,就是一面小的旗帜、一缕有益的阳光,给人方向性的指引。小榜样一方面能让学生了解、信服,易于学习;另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平凡的人也可以有闪光点和正能量,带动更多学生树立自信,向上向善。如在班级开展“最美好少年”“学习小标兵”“劳动小能手”等评选活动,将这些小榜样的事例引入课堂,引起学生的共鸣,引领学生前行的方向。这些小榜样的示范力量可以将道德认识具体化、形象化,让大道理更有感染力,同时引导学生客观辩证地看待和评价榜样身上的优点与缺点,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自然萌生“我也能做榜样”的信念,建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作者单位系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第六小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