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2 星期二
做好衔接教育,助力中职学生迈上成长新台阶

  要提高中职课堂教学吸引力,做好中职新生衔接教育是关键。中职新生进入中职学习普遍存在明显的“台阶效应”,即中职学习要求与学生实际学习基础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通过衔接教育,补上其中断层、脱节的内容,才能帮助学生从初中阶段平稳过渡到中职阶段。

  据了解,目前中职新生进入中职教育阶段主要面临三大台阶,或者说三大跨度:一是学科知识与学习基础之间的跨度,二是学习习惯与教学方式之间的跨度,三是身体年龄与心理年龄之间的跨度。在学生进校之初,就要设法帮助学生弥合三大跨度之间的知识、习惯和情感缺口,搭建好新生学习新知的台阶。

  首先是学科知识的衔接。学生的学习一般有两个起点,一是逻辑起点,即现有课程标准、教材所规定的应该学习和达到的知识、能力水平要求,二是学习起点,即学生实际具有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基础。前者是应然要求,后者是实然基础。理论上,学习起点与逻辑起点应该是紧密衔接、严丝合缝的。但事实上,很多时候学生的学习起点与逻辑起点并不在同一层面,中间存在一定差距,而这种差距在中职学校表现尤为明显。如果不帮助他们补上相应的学科基础知识,直接使用中职教材、课标去教学,学生可能跟不上教学进度,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不怕学生基础差,只怕不按基础教。”学生进入中职后,建议一年级第一个学期不要急于上新课,先进行摸底考试,找出学生学习起点与逻辑起点之间的实际差距,找到“断层”“脱节”的具体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搭建好新知学习台阶,做好“初中—中职”学段之间的有机衔接,查漏补缺,因材施教。一是制定好衔接教学计划。根据学情和中职阶段各科学习要求,确定“断层”“脱节”的知识点,安排衔接内容教学进度。如果班级学生新知学习“断层”“脱节”比较严重,衔接教学可能延续数周甚至数月,并且贯穿到今后新课程、新知识学习的全过程。二是编写衔接教学校本教材。根据需要补充学习的内容,编写衔接校本教材,让衔接教学序列化、系统化。三是编制好衔接教学教案。根据衔接教学计划和衔接教学校本教材,做好适应学情的教学设计,编写好每个课时的衔接教学教案,逐一扫除知识盲点和空白点,尽快帮助学生搭建知识学习台阶,以适应中职阶段学习的新要求。当然,具体衔接教学的时间、内容,会因学生基础不同和课程差异而不同,前提条件是对学生入学时的充分了解。

  其次是学习习惯的衔接。学习习惯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时候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主要是学习习惯不好。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理想的状态是学生进入中职后,已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但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应有的良好学习习惯可能并未完全养成。为更好地让学生适应中职阶段的学习,新生入学后要尽快帮助他们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具体来说,包括课前预习的习惯,课中倾听、质疑、讨论、合作以及记笔记的习惯,课后及时复习、总结、练习等习惯。在教学视导中,我们发现有些老师教学中特别注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但也有些老师只是口头提醒,并没有将这些行为习惯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譬如,课堂上要求记笔记,但有些学生仍然无动于衷,此时教师应及时指导、督促学生,将记笔记这一细微行为落到实处,直到该同学记笔记的习惯真正养成为止。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动作如果重复21天,就有可能成为一种习惯。学生入学时学习习惯不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老师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纠正不良习惯,培养良好习惯。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有时组织教学比知识技能教学更重要。只要让学生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真正的学习行为就发生了,教师后续教学中的很多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最后是学习心理的衔接。中职生身体年龄已经进入青春期,但由于他们在初中阶段长期经受学业的挫折,不少学生在心理上缺乏自信。因此,当他们进入中职一年级后,提振他们的学习信心,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尤其重要。一是正面肯定。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多看到学生的优势智能,发现学生的优点,通过正面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同时运用积极心理学方法,培养他们的积极情绪和乐观思维。二是成功体验。教学中根据学生基础,分层设计好学习任务,让每个学生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有时哪怕一个微小的进步也有可能迅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三是确立奋斗目标。一些学生进入中职时目标不明确甚至缺失,除了指导他们确立职业生涯奋斗目标外,还要结合学科特点,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用目标引领他们前进。每天迈出一小步,实现一个小目标,日积月累,三年后必定能实现自己职业生涯大目标。

  当然,中职新生的衔接教育究竟需要多长时间、衔接多少内容,因学情不同和学科不同而不同,总的原则是“缺什么补什么”和“循序渐进”。不管怎样,建议新生入学后不要急着赶进度,先摸清学情,再制定具体的衔接教学计划。在教学进度上,视学情可先慢后快;在教学内容上可先少后多。在学生必学的基础没有补上来之前,宁愿放慢速度,不讲新课。有的学科如数学、英语,如果班级学生“断层”“脱节”较大,可能在一年级入学后大半学期都处于“教学衔接期”。只有衔接教育跟上来了,学生主动学习习惯养成了,后面的新课程学习难度就会大大降低,教学推进就会更加顺畅轻松。

  (作者系湖南省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室主任)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职教周刊 05做好衔接教育,助力中职学生迈上成长新台阶 何文明2024-11-12 2 2024年11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