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名学生脖子上都挂着一个小小的陶笛,不经意间就流淌出动听的旋律,时而清脆嘹亮,时而低沉醇厚,时而古雅深沉……漫步在山东省临沂金雀山小学校园里,总会出现这样一道高雅且有韵味的风景线。 音乐课上,陶韵与音乐知识的有机融合让学生的笑脸分外灿烂;陶笛艺术展馆,打开了学生与陶笛前世今生对话的时光隧道;陶笛艺术长廊,把童真童趣精彩定格……这一切,都在讲述一门乐器课程与一所学校的成长故事。 依托本土优秀文化,催生课程蓝图 学校开发本土优秀文化,为文化和生活教育开辟了另外一片天地。1976年,金雀山汉墓出土的“汉代吹竽俑”展现了汉代人吹奏泥哨的形象。2012年,金雀山小学音乐教师从陶俑身上读到了丰厚的音乐文化底蕴,萌发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乐器新生的构想。 在经过充分酝酿后,金雀山小学立足金雀“山”的文化内涵,深研“见·行教育”的价值理念,确立“见山而行 展翼而上”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以课程支撑学生综合发展的“和合”之路,形成了独具学校特色的“展翼·见志”课程体系,包含诗、书、体、易、乐、春秋6类特色课程,其中“乐”就是陶笛艺术特色课程。由此,陶笛与金雀山小学师生的故事大幕正式拉开。 打造校本课程,实现多元赋能 金雀山小学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学校积极拓展校本课程的内涵与外延,专门成立课程开发研究团队,抓实六大保障,使课程能更好地赋能学生多元成长。 内外兼修,抓师资保障。学校挖掘教育资源,配齐专职音乐教师,开齐开足开好音乐课程;聘请陶笛专家定期对音乐教师进行专题培训,持续指导跟进;对全体教师进行陶笛专业培训,成立教师陶笛乐团和七声部陶笛演奏团,为陶笛课程的开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抓实陶笛教研,从课程内容调整、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保障了教学效果。 循序渐进,抓课堂保障。陶笛课程的实施主要依托每班每周两节音乐课进行,教师立足音乐教材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分年级、分学段单独制定学习内容,以简单的曲子指导学生吹奏主旋律,对于难度大的曲子,仅让学生吹奏个别乐句或相对简单的二声部,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低年级以吹奏经典儿歌为主,中、高年级在普及学习的基础上组建了陶笛乐团,因材施教,以达到音乐启蒙、学科育人的目的。 因地制宜,抓教材保障。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学校把每个学期需要学生学习的陶笛演奏技巧和技能以及识谱教学等结合教材内容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进行提炼整合,对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实施方式等内容进行明确规定,开发出陶笛校本教材《金雀陶韵》,为课程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整体规划,抓硬件保障。学校配备了两间高标准音乐专用教室和一间高标准陶笛主题融合教室,保障陶笛课程顺利开展,满足陶笛学习的需求。2023年,学校打造了陶笛艺术展馆和艺术长廊,用于展示陶笛融合课程的建设成果,作为学生学习、鉴赏和交流的场所。 搭建舞台,抓活动保障。学校在班级集中授课的基础上,成立学生陶笛社团和陶笛七声部乐队,让学生素养得到快速提升。每年5月份举行陶笛文化艺术节,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陶笛展演,营造了浓厚的陶笛艺术氛围。 多向交流,抓学习保障。学校组织师生参与各种演出和比赛,与世界各地的陶笛音乐家建立联系,寻求合作和资源共享的机会。同时,定期开展陶笛研学等实践活动,邀请陶笛专家举办讲座,举行陶笛作品展览,为师生深度学习、体验奠定基础。 践行“五育”并举,深化美育内核 金雀山小学按照“五育”并举、学科融合、学段衔接等要求,以陶笛课程为主体,以一体化艺术课程为设计思路,将“五育”融合理念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开展多元化的跨学科主题教学、课外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艺术创造活动,全力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陶笛主题融合课程,鼓励学生成为家乡“非遗”乐器的制造者、传统音乐的演绎者、多声部乐曲的编创者,进而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以美育人、德艺融合的目标。 语文课上,教师带领学生了解陶笛发展史、颂陶笛、写陶笛;阳光大课间,学校创编的陶笛特色健身操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劳动教育实践课上,学生玩泥巴、做陶笛;美术课上,学生绘陶笛、做陶艺……陶笛主题融合课程在美术学科生发出陶艺课程,结合美术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和陶艺课程的艺术特色进行大单元统整设计,知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为学生打造了综合性的陶艺学习乐园,陶艺课程团队在2023年兰山区小学美术学科教学研讨会上作了专题汇报和交流。在陶笛主题融合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多项艺术技能,还获得了全新的审美体验,增强了综合素养,更提升了探索未知的能力,真正体现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实现了多元育人价值。 多年潜心耕耘,喜结累累硕果 小陶笛,大课程。12年的摸索前行,有失败、有迷茫,但更多的是探索和收获的愉悦。 学生音乐素养有效提升。陶笛课程的实施,让学生的音准、节奏、视唱等综合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同时能够熟练地掌握陶笛演奏技巧,真正掌握陶笛这门乐器。近年来,先后有500余名学生在各类器乐比赛中获奖,学校先后荣获省、市、区艺术展演一等奖的好成绩。 教师专业能力显著提高。音乐教研团队团结合作、积极进取,在陶笛艺术的熏陶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个人素养不断提升,在市、区优质课、教师技能比赛、讲新课标等各类音乐学科比赛中屡屡夺魁,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学校育人特色逐步形成。经过多年的探索,金雀山小学从课程构建到立体式评价,从美育渗透到课程融合,都已形成链条式教育体系。长期的熏陶教育,使学生在音乐的情感表达、歌唱表演、乐器演奏、艺术特长以及获奖情况等方面呈现出良好态势,育人成效显著。 社会辐射效应明显增强。陶笛课程以美育为引领,打造了融合育人“大课堂”,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质,不仅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认可,也为兄弟学校和社会艺术团体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金雀山小学的经验做法多次在区、市级教育会议上进行交流分享,对推动区域艺术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这就是金雀山小学陶笛课程的故事。心有翼,行致远,未来,金雀山小学将不断深化陶笛“五育”融合课程的教育实践,擦亮“见·行教育”文化品牌,让每一名师生都能自信舒展梦想的羽翼,让生命起舞,成就更好的自己!(尚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