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所省域双高校,面对广东省数字贸易全球化演变进程快速发展的机遇,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及时把握数智商贸产业发展脉络,主动回应侨乡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前身是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以下简称“学院”)针对数智商贸人才培养教学资源难满足、教学质量难提升、人培项目难实施三方面问题,探索出了具有“中国侨都”特色的数智商贸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路径,构建了集“平台赋能、团队引领、项目驱动”于一体的系统化数智商贸人才培养机制。 构建高效的数字化人才培养平台 有效推进侨乡数智商贸人才培养,需构建高效的数字化人才培养平台,为教学、实训及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整合。 创建实体化产教融合共享平台。作为著名侨乡,江门具有独特的海外资源,几年来,学院校企共建省级以上平台7个,与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江门石油分公司、华南师范大学及地方政府部门携手打造了全国数智连锁经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成了全国工商联人才中心产教融合示范实训基地,并与侨乡知名企业共同创建了两个融产、学、研、训、创为一体的实体化产教融合共享平台,将侨乡商贸资源与国际数智商贸技术深度融合,通过实施产业资源转化教学资源工程,实现了资源的高效互换与共享,为侨乡经济和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设计与实施多层次教学创新活动。依托广东省数智商贸产教融合平台、学院数字商贸人才培养基地与数智商贸创新创业学院等,以数智商贸产业场景为载体,采取了以产促教、以岗促培、以创促研等多种方式方法,设计并实施了项目入课堂、巧匠站讲台、教师下企业等活动,实现了侨乡产业资源生产数智商贸类专业教学资源的新突破。 推动跨学科、多领域教师的团队合作 在平台建设基础上,推动跨学科、多领域教师的团队合作,是实现数智商贸人才高质量培养的关键。 组建数智商贸类教师教学团队。学院组建了由具有跨学科背景的博士以及高级职称教师构成的“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共同开发数智商贸类的课程体系。同时组建“侨乡数智商贸类专业师资联盟”和“侨乡数智商贸教育创新中心”,引入物流、电商、国际贸易等企业技术专家和国际商贸人士作为兼职教师,参与5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4门课程的开发以及3部教材的编写,并主持6项省级数智商贸类教改项目,形成了具有侨乡特色数智商贸人才培养新模式。 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以重师德、优引育、善培养、增能力、促发展为思路,通过“青年教师培育、骨干教师提升、教学名师铸造”三大工程,学院大力支持教师团队国际化交流。依托国家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标准,在适应、成长、成熟三阶段,推动了教师在“懂教学、会实践、善科研、能服务、强师德”五方面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几年来,教师获教学能力大赛各类奖项近20项,获省部级课题近20项,实现了数智商贸类专业教学质量提升达到新高度。 项目驱动激发数智商贸人才培养活力 项目驱动是激发数智商贸人才培养活力的有效途径,可推动学校及时了解数智商贸行业需求,进而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实现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建立数智商贸人才贯通培养体系。基于职业教育类型属性,依托产教融合平台,对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联合中本5所院校,从开发主体、内容、过程等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进行探索,共同研制了“横向拓展、纵向贯通、依次进阶”的侨乡“数智商贸人才质量贯通培养标准”,特别是在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实现了“中高本一体化”数智商贸人才培养项目落地。按照“供需调研—职业能力分析一课程结构分析一课程标准编制一内容开发一实施与评价”的路径,构建了“公共+平台+方向+拓展”的“中高本一体化”课程体系,形成了“中高本”数智商贸人才贯通培养的侨乡新路径。 实施数字商贸人才校企培养项目。学院联合江门跨境电商产业园,搭建跨境电商服务平台,以订单班的形式将校内虚拟电商实训与侨乡企业真实电商环境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侨乡知名物流园区合作,成立“经济管理学院校企项目联合研发中心”,实施数智物流管理系统开发等项目,以现代学徒制的形式,推动学生参与企业项目,从而缩短学业与就业的适应期,毕业生在侨乡企业就业率大幅提升。大力推动“产学研”相结合项目,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几年来,学生在国家、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108项,“挑战杯”等大赛获奖10项,连续4年在广东省赛项类别、级别与数量上名列前茅。 通过上述举措,学院教师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专业适应性增强,数智商贸类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在省域影响力迅速扩大。 (赵明凤 李卫忠 伍百军 吕淑芳 胡志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