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职教周刊·教改探索
2024-10-15 星期二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
深耕优秀地域文化 打造特色育人品牌

  近年来,东营科技职业学院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打造“黄河文化培根、《共产党宣言》精神铸魂、孙子文化润智、工匠精神追梦”特色文化育人品牌,多维度形成文化育人合力,培养学生做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

  拓展教育资源

  构建文化育人新格局

  一是打造文化育人课程体系。学校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优势,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孙子文化等特色资源,开发《黄河文化》《信念之光》《孙子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孙子文化与人生智慧》等一系列校本教材,打造特色课程,丰富人文素质教育通识课程体系,将黄河文化、《共产党宣言》精神、孙子文化、工匠精神中的理论精髓、典型案例有机融入课程建设,让学生在各类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实现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是搭建文化育人平台。联合地方特色文化研究科研院所,共建黄河文化研究中心、《共产党宣言》精神研究中心、孙子文化国际交流中心等平台,整合文化育人资源,创新文化育人载体形式,推动开展文化育人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立足孙子文化国际交流中心,举办“孙子兵法与大学生成长成才成果展示交流会”,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到校,开拓国际交流渠道,推动孙子文化“走出去”。同时,紧密对接东营市历史博物馆、黄河入海口湿地公园、宣言纪念馆、中国孙子文化园等优质资源,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开发现场教学专题,开展实践教学,丰富文化育人载体。

  三是建设多元协同文化育人队伍。着力打造文化育人顾问团队、特色文化导师队伍、专业文化导师队伍、特色文化学生社团组织四支文化育人队伍。聘请知名专家为客座教授,指导特色文化研究,开展文化推广与培训指导,将“四位一体”特色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到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实训中,落实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实践中。从而实现“四位一体”特色文化融入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管理服务各环节,不断增强师生文化自信。

  融合非遗技艺

  打造文化品牌

  学校积极整合校内校外资源,多渠道、全方位打造传统文化特色育人品牌,增强人文素养教育效果。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打造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和社团巡礼月等特色平台,并以此为依托,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建立了地弓拳、龙形太极拳传承基地,成立了众多大师工作室,邀请市中国画学会、县吕剧艺术中心、县美术馆、县融媒体中心的各位文化技艺大师以及齐笔传统制作、陈官镇兰青短穗花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定期到校授课,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打造文化品牌,营造了“以文怡人、以文塑人、以文化人”的浓郁氛围。

  传承红色基因

  厚植家国情怀

  学校以思政课为抓手,以课程思政为指引,以课堂教学为研究渠道,以红色文化课程为主线,通过打造“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果展示”“仲文湖畔话思政”“行走的思政课”等新渠道、新平台、新形式,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针对性和亲和力,切实把思政课讲到学生的心坎上,激发广大师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爱国奋斗中砥砺初心使命。一是整合校内红色文化资源,构建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库。汇集东营、广饶红色文化资料,结合教学需求,设置经典案例库,丰富红色基因育人内容。利用专业学科优势及地域文化优势,对本地的红色育人资料进行收集,打造红色文化资源库,开设红色文化校本课程,完善红色基因育人课程体系。二是实施实践教学创新工程。以红色经典阅读为主线,传承好红色故事,突出沉浸式体验,增强实践教学的吸引力和育人实效性。组织学生走向田间地头、走向社区基层、走进真实生活,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开展“红色家书诵读、红色故事讲演、红色歌曲合唱、红色微视频创作、红色精神微讲解”的“五红”文化活动,营造纵横互融的红色文化氛围。

  未来,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将继续立足职业教育类型特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立德树人的智慧,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探索形成极具地域特色和职教类型特征的文化育人新模式,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崔亚丽 杨文娟 李冬立)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职教周刊·教改探索 06深耕优秀地域文化 打造特色育人品牌 崔亚丽 杨文娟 李冬立2024-10-15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 2 2024年10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