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深圳市宝安区坪洲小学以“一起耕读,一起长大”的办学理念为指引,大力开展“新耕读”教育实践与研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课程育人精准落地。学校努力培养具有“景行之风、才思之妙、艺术之雅、劳作之能”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效。 坪洲小学获评“深圳市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宝安区小学语文、数学、信息科技、劳动教育4个学科教研基地;学校区级以上名师队伍从原来的3人增至9人;学生参加广东省科技劳动教育暨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荣获一等奖,学校啦啦操队荣获“2024年全国啦啦操锦标赛”四项冠军。 “新耕读”教育 课程育人的重要引擎 如何促进学校课程育人高质量发展?坪洲小学梳理办学历史,走访调研师生家长社区后,把现阶段学校的发展主题确立为“新耕读”教育,把它作为课程育人的重要引擎。 坪洲小学践行“新耕读”教育,是基于对学校“本我”的研究。学校地理位置优越,多年来一直重视劳动教育,倡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劳动。“坪洲”,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诗经》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些名句。《诗经》中古代劳动人民且耕且读、且歌且吟的生活场景,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耕读文明”。“耕”“读”融合,充分体现了“耕以养身、读以明道”的文化气韵。 坪洲小学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赋予“耕读”新的内涵。“做中学”“知行合一”,一种以“学”为中心、跨学科的、无边界的、任务群式的,以提升“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实践活动,是为“新耕读”。 经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坪洲小学在学习、借鉴传统耕读教育的基础上,对“新耕读”教育作了界定,“新耕读”教育是耕读教育在新时代的继承与发展,是高质量地将文化知识学习与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学校以“新耕读”教育为发展主题,探寻学校高质量发展之路。 “新耕读”课程 课程育人的核心要素 制定课程总目标。坪洲小学“新耕读”课程体系以“蒙以养正、文明以健”为引领,以“一起耕读,一起长大”为使命旨归,致力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着力解决文化知识学习与生产劳动实践之间的断点问题,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确定课程内涵。坪洲小学将“新耕读”课程总目标分解为“五大”品质、“十大”标准。“五大”品质即“耕读树德、耕读增智、耕读强体、耕读育美、耕读促劳”。相对应的“十大”标准为:怀善心、有懿行,增智慧、能创造,健身心、善担当,葆情趣、展才艺,长本领、能传习。 构建课程体系。坪洲小学将“新耕读”课程纵向分为“五大领域”,即品德与人文、数学与科技、体育与健康、艺术与审美、劳动与创造;横向分为“四大维度”,即“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选择型课程、综合型课程”。 建立育人模型。坪洲小学将课程育人路径模型分为操作系统和支持系统。操作系统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经过校本化解读后,形成有梯度、有序列的系统。支持系统强调制度建设的创新、教学资源库的完善、技术手段的变革等。 “新耕读”实践 为课程育人注入创新活力 坪洲小学突出“学·思·行·雅”课程育人主旨。“学”是指让学习时时发生,低、中、高段分别强调“玩中学”“做中学”“研中学”。教师心中装着“教学宣言”,带着“理念”去上课;手里拿着“学科地图”,按照导航路径去教学。“思”是指让思考留下痕迹,低、中、高段分别强调“爱思考”“善思辨”“有思想”;强调以情境、问题、项目、任务等为载体的学科实践,关注学生的问题解决和独立思考,注重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形成,从以浅层的记忆、理解为主向高阶思维为主的深度学习、深度教学转变。“行”是指让知与行和谐统一,低、中、高段分别强调“行为规范”“知行并重”“知行合一”。“雅”是指让雅趣弥漫课堂,做到“教者儒雅、学者文雅、班容素雅、班风高雅”。 坪洲小学打造“学科+学科”课程。同一学科内整合突出“纵贯”,强调学科内课程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对应、前后衔接”。一是以“能力训练点”为核心,将一门学科各个学段所对应的同一能力训练点进行纵向梳理,形成学科课程解决方案;二是以“内容”为核心,将“同一单元的相似内容、同一册教材中的相似单元”进行整合,实施大单元教学。 不同学科间整合突出“横联”。学校通过整顿、协调、优化,找到相关学科的切合点,横向重组课程内容,使繁杂的多学科课程变成简洁、易操作,学生熟悉、易理解和运用的课程资源,以达到课堂育人的效益最大化。 坪洲小学探索“学科+生活”课程。学校关注学生生活经验与学科知识的融通,强调“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让课程融入生活之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带着概念走向生活。如数学可让学生走进古城、古庙、书室,了解古代建筑中的“对称美”;音乐可让学生去聆听广东的“粤剧”“客家山歌”,了解民间音乐的魅力;美术可走进美术馆,探究中外艺术的异同;科学可让学生走进科技类公司,了解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实践中,学校特别注重与学科内、学科间课程的联动与回应,形成“课程—生活—课程”之间的自然融合、生动响应和深度理解。 坪洲小学深化“学科+阅读”课程。学校建构“全学科阅读”课堂,改变阅读只从属于语文学科的观念,真正站在学生主体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强调阅读要从文学性的文本阅读,转向兼容实用类、信息类文本的更加多元、丰富的阅读资源和视域。目前,学校通过阅读推介课、阅读推进课、阅读分享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而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 (深圳市宝安区坪洲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阮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