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8 星期三
也谈“阅读,何以产生烦恼”
于海生

  近日,有幸拜读《阅读,何以产生烦恼》(中国教育报5月15日第九版)一文,感悟良多。作者是以张炜《阅读的烦恼》为引,从写作与阅读的角度谈论这一问题的,令我对阅读问题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作为一线教师,我在与学生共读的过程中,也不时会遇到学生关于阅读的烦恼。在此,立足教学层面,也想与大家分享“阅读,何以产生烦恼”的几点体会。

  成绩的烦恼:

  阅读为何不能提高考试成绩

  “老师,我近期阅读了很多内容,为什么考试成绩还是提升不上去?”这是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经常遇到的烦恼。有时还会与身边的同学比较:“他阅读的内容比我少,甚至基本不阅读,成绩为什么比我高?”

  这是阅读与考试成绩的功利性之争。要准确回答这一问题,基于个体差别,成因有很多,比如阅读基础、阅读选择、阅读方法等。我们知道,阅读不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方式,更是一种提高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许多学生过于关注以知识为基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阅读的本质。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阅读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但面对学生这种实际产生的阅读烦恼,不能只是简单地告诉他们:阅读应该是一种非功利化的人生追求,而应该从阅读的成绩价值去引导学生最终的人文价值旨归,才是高中阅读的良性循环之道。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和阅读收获,帮助他们理解阅读对于个人素养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实现阅读的良性循环。这时,我一般会和学生共同梳理阅读的内容和阅读收获,复盘考试题目的作答过程,从中找出因阅读而引起的审题、答题思维的变化,为下一步的阅读规范划定路径,并赞扬其前期阅读在其他题目中的提升作用,进而肯定阅读在素养发展中的基础性、综合性作用。

  近年来,随着新课标、新高考的落地,高考题目中考查学生高阶思维的内容逐渐增多,但在日常教学中,这一烦恼还是大量存在。善于剖析这类阅读的烦恼,犹如开启一扇神秘之门,可以引领学生步入阅读之趣的殿堂,使他们细品阅读的甘醇,培养深厚的阅读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其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真实的烦恼:

  这样的表述不符合科学原理

  “老师,这样的表达根本不符合科学原理!”在阅读课中,时常会遇见这样较真儿的学生。许多教师会对此付之一笑,不加理会,实际上,阅读中的科学与文学之惑,在许多抽象思维远强于形象思维的学生身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

  面对这样的疑惑,我总是选择倾听,请学生讲一下这种科学原理,赞扬他们的广博知识和质疑精神。我深知,这是保护他们对阅读最原始的好奇心的关键。然后,我会因势利导,带他们品味那些熟知的诗句,譬如“白发三千丈”“扶摇直上九万里”,引导他们在理解中共同探讨文学中的想象,区分文学真实和生活真实,并让学生及时分享自己阅读中发现的“不科学”现象。

  最近,跨学科学习的概念开始流行,我才意识到,这样的阅读活动已经具备了跨学科学习的雏形。点燃科学理性与文学诗意的火炬,跨越真实与想象的界限,恐怕是解决科学与文学之惑,给学生人生成长带来的最大助力。这样的阅读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更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点燃科学的理性之光和文学的诗意之火,开启未来的无尽可能,为他们未来的成长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世界的烦恼:

  我们身边的世界不是这样的

  前几天,我担任辩论赛评委时,在赛后的观众互动环节,听到台下的学生发问:“我们现代社会已经不存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你们的预设前提是不是存在问题?”台上的选手竟一时回答不上来。我对其他评委说:“这就是当前一部分孩子存在的问题——只看到了自己身边,没有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还有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战火连天、粮食危机。”

  在阅读的世界里,我们也经常会遇到与个人经历和认知不同的情境,这些差异有时会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孙少平至于为了馒头的颜色而自卑吗?苏武牧羊真的具有这样伟大的价值吗?时代、环境的差别成为许多学生阅读的鸿沟,导致难于对作品产生感情共鸣。文化背景的多样性同样会给学生的阅读带来挑战,比如庄周鼓盆而歌的故事,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体现了庄子对于生死、哀乐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规律的顺应,这一思想与儒家强调的伦理规范形成鲜明对比,他的行为挑战了儒家对于婚姻、家庭和丧葬的严格规定;在一些现代作品中,这一行为则被用来引发对生命意义和存在价值的深层反思。受限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学生理解这一行为及其背后的哲学思想可能会遇到障碍。中西文化背景差异造成的阅读鸿沟则会更大。

  这时,可以聚焦学生感兴趣的阅读点,推动学生专题阅读,针对同一话题,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和作品创作的历史环境,知人论世;通过角色扮演或情境模拟活动,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理解;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运用比较文化视角,展示不同文化对于同一主题的不同理解和表达方式;对比不同观点,进行批判性分析,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开展以阅读材料为基础的辩论活动,促使他们更深入地分析和理解文本,这使得阅读塑造的不仅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现代青年,更是体悟人生、独立思考的阅读发现者与传承者。

  经典的烦恼:

  这本书怎么这么难读

  “这本文学经典,别人说很好看,我怎么读不进去?”整本书阅读活动中,经常有学生这样发问。

  篇幅巨大、故事性弱、思想深邃……成为习惯接受短视频等快餐文化影响的孩子们深度阅读的巨大障碍,这是时代产生的阅读之变。对此,不少同仁探索出整本书阅读的实践路径,但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想把学生从快餐化阅读引向深度阅读,可以先从学生习惯的短视频入手,将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动画或有声书,作为引入深度阅读的桥梁;围绕特定主题构建课程,将阅读与其他学科内容相结合,如历史、科学、艺术等,以拓宽学生的视野;通过激趣导入、课型构建、过程监督、成果物化等方式落实阅读监督调控,最终的落脚点放在发展学生的素养上,实现知识的积累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其实,学生阅读的烦恼源于阅读认知与阅读现实的反差,解决“何以产生烦恼”的过程,实际上是不断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认知的过程,让学生通过阅读,通过对阅读的烦恼的反思与解决,学会审美、学会思考,是阅读教学实践活动的目的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学生上述烦恼的解决,正体现了《“我有发现”:阅读主体觉醒的关键标志》(中国教育报5月15日第九版)一文的观点,也验证了《阅读,何以产生烦恼》作者所言:“以思考者的姿态在阅读,这是一种宝贵的阅读方式,此乃阅读之佳境。”

  对于“阅读,何以产生烦恼”这个话题,每个人基于自己的角色和阅读体验不同,都有自己的独特认知。希望这篇拙文抛砖引玉,让更多的作者、读者、评者,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到这一话题的讨论中,在讨论中构建思辨性阅读,重新厘清阅读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系山东省临朐中学高级教师)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