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7 星期二
南京工业大学
积极探索美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路径
曹舒睿

  南京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南工大”)作为一所拥有百年办学历史的高等院校,秉承“明德、厚学、沉毅、笃行”的校训,不断深挖自身理工科优势资源,切实推动理工科与艺术、文学、思政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着力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特色发展道路。近年来,南工大立足“三全育人”学生工作理念,将美育与思政教育进行全方位融合,旨在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切实提升师生的审美素养与道德修养。经过多年努力奋斗,南工大逐步构建起系统完善的美育育人体系,培养出具备正确价值观与道德品质良好的优秀接班人,育人成效显著。

  融入思政元素,推进美育教学改革

  南工大以理工科见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具有鲜明特色的美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一是学校依托校内专业教师,建设具有南工大文化特色的艺术类思政课程,开展美育专项优秀教学大纲评选和展示活动,打造出一批优质的课程美育示范课程,使得学生的审美素养与思想政治觉悟得到显著提升。二是引进优质校外美育课程资源,利用信息与网络技术,通过在线教学平台引入优质的人文艺术类通识课程资源,开展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美育课程教学;充分发挥在线学习平台的教学服务、在线测试及作业、大数据分析等功能,以问题或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基于在线资源灵活、主动地开展美育课程学习。三是修读通识课程,将美育课程与美育实践纳入本科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毕业前修满1学分的美育课程,并给予学分认定,充分发挥了课程在美育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引导学生认识美、发现美、鉴赏美、感悟美、分享美,使学生形成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完善的人格修养。四是开展美育课程中的思政专项课题研究,建设一批具有南工大特色的一流美育课程项目,重点研究理工科高校美育课程体系改革、考核评价标准、教师队伍建设、艺术实践模式创新等方面内容,深入分析具有南工大特色的美育文化和精神,推进美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

  整合美育资源,拓宽思政教育场域

  南工大坚持实践育人教学理念,切实推动美育与思政教育的全方位融合。一方面,加强校内外美育基地共享共建,安排专项资金,推进学校美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和学校艺术教育场馆建设,满足学校师生美育发展的基本需求;与江苏大剧院、江苏省歌舞剧院和南京美术馆等企事业单位协同共建美育校外实践基地。学校积极组织开展“一院一案”美育实践活动,鼓励各院系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特色,将美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创造性地打造一批各具特色、指向明确的美育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美育实践活动套餐。例如,“盒子花园”景观设计与实践项目依托学校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真正将课程思政、劳动教育、美育融入学生实践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景观设计与制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劳动精神,还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其认识到中国园林文化的内涵与美学境界。另一方面,依托学校自身资源优势,立足学校文化特色,以“第二课堂成绩单”为抓手,持续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艺术团专场汇报演出、新年音乐会、迎新晚会、毕业晚会、艺馨讲堂等活动;定期邀请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格调高雅的艺术节目进校园,进一步扩大美育品牌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使广大青年在参与美育活动的过程中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推进本科生美育名著研读计划,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优良习惯,助其启迪智慧、提升修养、完善人格。

  健全保障机制,强化“美育+思政教育”

  加强美育体系建设、促进美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举措。南工大为切实推进美育体系建设,实现美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出台了一系列系统全面的规章制度,协同各级部门与教师队伍力量,围绕美育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开展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构建起层次清晰、科学有序的育人体系。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学校美育工作领导小组,将美育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同时,成立南京工业大学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落实上级的相关政策规定,构建南京工业大学“大美育”教学体系,制定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方案和美育评价体系,统筹全校美育工作,推进落实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经费保障建设等系列保障配套条件。二是重视经费投入,优化改善美育工作条件,做好学校美育工作相关的经费预算和保障工作;采取整合校内现有资源、争取校外捐助和学校专项补贴等方式,合理设置相关经费,切实保证公共美育课堂教学、教师进修、兼职教师聘请、美育实践活动、大学生艺术团等经费投入,并逐年增加,坚持有关经费专款专用、专户管理的原则,为美育工作的稳步推进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三是注重考核评价,构建全过程系列美育评价制度。例如,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和聘期考核机制,明确将美育教学质量与教师基础性绩效工资挂钩;建立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和教改贡献度与绩效考核相关的教学评价机制,明确教师在教书育人上的投入要求;健全过程性评教、学院评教、同行评议考核,实施教师帮扶流转机制,促进学校美育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优化美育师资队伍,提升思政育人成效

  一支合格的美育师资队伍能够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进而提升其审美观念和综合素养。对于理工科院校而言,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美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是推动美育工作有效开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南工大全面梳理校内各类师资、校外指导师资情况,通过引育结合,积极打造集“在校美育专业教师+外聘兼职教师+特聘专家导师”于一体的高质量美育师资队伍。一是多渠道、多形态引进具有艺术特长的美育专任教师,逐步提高美育专任教师比例。二是整合艺术设计学院、建筑学院等师资力量,选聘具有艺术特长的在职教师或持有相应教师资格证的管理人员兼职承担相关公共美育工作,鼓励艺术类专任教师为非艺术类学生及大学生艺术团学生授课。三是大力引进社会专家学者、文艺工作者、非遗传承人以及知名的艺术院校教师等作为兼职教师授课,承担南工大的美育教学任务,并定期开展专题讲座,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四是加强美育教师专业培训,全面提高美育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学水平、育人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同时,为教师提供对外交流学习的机会,积极与地方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兄弟高校开展协同培养,每年资助一定数量的美育教师赴国内外知名院校访学、进修和培训,与国内高水平大学开展教学交流,探索建立美育教师互聘和双向交流等长效机制,通过内培外送,着力提升美育教师教育教学水平,逐步培育一批美育名师。

  (本文系2024年度南京工业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二类课题“‘大思政’视域下理工科院校美育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SZ20240213]阶段性成果)

  (曹舒睿)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