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三中教育集团自2020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承“在成才的路上成人”的办学思想,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为注脚,开展了旨在增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的集团化办学探索,实现了由形式整合到运行融合的跃升,以扎实的推进、科学的创新、卓实的成效推动了区域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以政策为依据,推进“一体化”管理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要求,邢台三中教育集团开展了通过改革教育体制机制,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集团化办学探索,确定将集团化办学作为促进教育均衡化体制变革的前进方向,将引领带动、资源共享作为集团化办学的核心路径。 集团的牵头校邢台市第三中学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十二年制完全学校。1999年3月,获批加挂“河北邢台外国语学校”校牌,是邢台市仅有的一所省级外国语特色学校。学校始终坚持“民主科学、规范人文、内涵发展”的管理理念,坚持“队伍建设高水平、常规管理高层次、学校文化高格调、办学条件高标准、教育教学高质量”的办学目标,突出“规范办学行为,狠抓教学质量,打造特色品牌”的工作思路,践行“勇于拼搏、甘于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凭借优质的师资水平和过硬的教学质量,成为当地的一所口碑良好的学校。从2015年开始,学校与邢台市第四中学联合办校,对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为开展集团化办学奠定了基础。 自2020年成立邢台三中教育集团以来,集团以政策为依据,逐步推进一体化管理。首先,在地方政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建立政府部门、集团一体化体系,即由政府部门负责“掌舵”,建构教育体系、维护教育公平、保障教育投入,监督集团运行以及教育质量,提供政策保障,构建好经费统筹、师资流动、激励与问责等机制,支持集团内部的多元探索和改革创新;由集团负责“划桨”,按照国家政策、教育要求、社会需求、集团实际情况自主管理、自主发展,接受监督与评估。 其次,推进“一体化”治理。集团成立党委,把握集团发展方向,参与决定重大问题并监督实施,在方向引领、推动学校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实行“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模式,由三中校长为领衔校长并兼任各公办分校校长、法人代表,集团选派人员任各分校日常工作负责人,组建教育集团校务决策机构,负责教育集团学校共同体的整体规划、集团内各学校管理人员安排、教职工调配,并形成相应的执行系统、监督反馈系统,邢台市第三中学与各校之间既有统一的协调和管理,以保证同样的教育品质,各校之间又相对独立,追求各自的办学特色,实现了互惠互助、共同成长。同时,集团成立教育督导组,由主管副校长负责,定期对各学校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职工管理、后勤管理等进行督导检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通过定期汇报整改、监督落实,有效改进了集团薄弱工作。 再其次,建立起集团内部统一的资源共享体系。包括办学理念共享,即由牵头校根据各校现状和发展水平,充分发挥优秀办学理念的引领作用,帮扶薄弱校挖掘办学特色,提炼补充并形成更先进的办学理念;硬件设施共享,即牵头校的运动场馆、实验仪器设备、教学辅助用具等设施设备在集团成员校间实现共享,并通过搭建集团内部的统一网络平台,使各成员校在数字资源、网络教研、教学模式方面与牵头校实现共享。教师资源共享,即通过组织教师在集团成员校之间合理有序流动、由优质校向薄弱校派出干部和骨干教师队伍,增进学校之间的干部教师交流。课程资源共享,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利用集团校全学段特点,建立九年一贯制跨学校、跨学段、跨学科的育人模式;强化课程整合开发,融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创建特色课程体系,为向集团内所有学生提供丰富、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加强保障。文化资源共享,即注重帮扶成员学校挖掘和提升传统办学特色,提炼补充形成更先进的办学理念,不断推进集团内各学校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的内部认同与整合。集团的学科大教研和学科文化节已成为学校的特色文化名片。 以科学理论为指引,推进共享共建发展 邢台三中教育集团以科学理论为指引,在教育生态学原理指导下对人财物教育资源输入、名校带动协同转化、多元办学成果输出等方面予以审视和探究,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创新开展内生共建,通过共建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首先,发挥名校带动作用,完成对集团成员校的协同转化。薄弱校在名校引领带动下以适应性为基础实现由弱到强的内生进化。包括实现发展理念的内生共建,即在牵头校“在成才的路上成人”的办学理念共享下,集团各成员校根据本校现状和发展水平,充分发挥优秀办学理念的引领作用,在帮扶薄弱校挖掘和提升传统办学特色的同时加大理念的融合,进一步丰富办学理念的品牌内涵。教学设施建设内生共建,即推广牵头校教学设施建设经验,注重在薄弱学校现有的网络教研和云端教学水平上不断完善教学设施,充分利用已有设施进行网络教学方式的优化和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内生共建,即向成员校推广外出学习、参训教师归校二次培训、全员继续教育培训、校本培训、兄弟学校交流等多种培训形式,同时加强对成员校培训工作指导,向成员校倾斜优质课展示、教学研讨、交流培训等资源,引导各校师资队伍的内生性发展和特色性养成。课程体系内生共建,即通过由优质校向成员校输出优质课程建设理念,以及指导成员校进行课程规划、研发与实施,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同时促进更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使集团课程体系趋于全面化和特色化完善。学校文化内生共建,即做好各校间优质文化的共享借鉴,由优质校向薄弱校单向传递传统模式向互动交流模式转变,着重处理集团整体文化引领和分校个性文化之间的关系,逐步构建起集团文化体系,实现组织文化的重构与再生。 其次,通过成果转化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集团化办学过程中,在带动转化和促进各校组织变革的同时,也避免各校形成资源依赖,鼓励其成长为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显著优势的集团成员名校,扩大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同时,集团还加大了对各成员学校独立内生性发展的探索,注重引入社会多方参与机制,根据成员学校自身特色优势探寻集团多元化办学新路径,积极探索推进高校及科研机构、企业等作为多元主体介入成员学校办学过程,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联盟共同体、院校合作共同体、教师研训共同体、跨体制校共同体等不同类型的共同体,使集团成员校在共享基础上实现内生性发展,力求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以评价方案为标准,评估集团化办学成效 邢台三中教育集团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标准,全面评估集团化办学成效。 首先,集团建校优质资源均衡化,引领新校高起点起步。作为集团成员校的新建校,在教育优质资源的均衡效应下,实现高标准建校、高起点推进。一是作为集团成员校的新建校集团小学部附属第二小学,该学校在一所城中村学校基础上建立,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选派优秀中层干部到该校担任校长和副校长,实现了该校先进教育理念办学。同时,投入资金对学校校容校貌进行优化升级,校园环境和师生面貌均焕然一新,教学效果不断提升。二是作为集团成员校的新建校平安校区和高新校区,其由教育集团从邢台市第三中学抽调出管理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校级领导和优秀教师团队进行管理和教学,实现“软硬”件的双高配,使平安校区和高新校区以“办学理念一流、师资力量一流、管理水平一流、硬件设施一流”的高起点起步。2025年9月,秉承集团同样管理模式的幸福里校区和皓顺校区也将投入使用,让每个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其次,集团办学牵头校辐射成员校内涵式发展。集团成员校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通过共建实现“一体均衡”,并通过特色内生实现“多样化”发展。一是实现组织机构一体化。在“一体化”管理模式运行下,统筹开展了教师管理、教研管理、课程管理、学生管理、德育管理及行政管理等各项重点工作,形成了管理畅通、步调一致的一体化通道。二是推进教育教学均衡化。统筹安排了三次教学联席会议、网上教研、同步听评课活动,并开展了多次教学培训,加强学科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激发了教学活力,牵头校的优势特色和管理经验在成员学校开花结果。三是实现办学效果均衡化。集团牵头校邢台市第三中学先后向成员校邢台市第四中学、平安校区、高新校区派出30多位副校长、中层主任和骨干教师进行交流,带动三个校区教育教学水平的快速提高,学生成绩大幅攀升,新生报到率由原来的不足30%提高至90%以上。同时,随着集团的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由牵头校各成员校组成的集团学生代表队先后在全国篮球、足球、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等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集团的发展成果还被《河北日报》专题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通过资源共享体系的创建,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在成员校间均衡化发展,在教育资源优质均衡的基础上引领新建校实现了高起点起步,辐射成员校实现了由弱转强,走出了一条高起点推进、内涵式发展之路。 (邢台三中教育集团党委书记 殷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