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高校新风
2025-07-05 星期六
临沂大学教育学院
深耕实践沃土 赋能学前教育发展

  从清晨透过幼儿园活动室落地窗的阳光,到幼儿亲手画下的“老师和我们”感人场景;从抱着教案忐忑入园,到能结合幼儿的游戏自主生成教育教学活动……这些藏在实习细节里的成长,让“幼有所育”不再只是课本上的概念。对临沂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来说,在幼儿园的4个月实习仿佛是一场沉浸式的教育修行——学院系统化组织实习,搭建成长阶梯,青岛市教育部门科学周密的部署安排为实习提供了坚实保障,实习单位青岛市胶州市第四实验幼儿园的悉心培养让理论与实践完成了深度对话。

  学院护航:精准衔接“理论课堂”与“实践战场”

  制度先行,构建实习保障的重要支撑。学院以全过程育人理念构建严密的实习体系。开学初,举办“实习动员大会”,解读公费师范生“履约任教、终身学习”的职业使命,通过《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手册》细化从教学观摩、活动设计到家园沟通的全流程标准。学院专业导师定期通过线上会议跟进实习进度,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实践应用到《幼儿行为观察记录表》的撰写,以“问题导向”帮助学生拆解难题;建立实习期“教学反思日志”制度,让学生通过每日复盘理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落差,实现“做中学、学中思”。

  资源整合,搭建实习成长的“立体网络”。学院实行“校内专业导师+实习单位实践导师”的“双导师制”,从教案设计、课堂实操到家校沟通,提供全流程指导。设立实习督导小组,通过“线上平台打卡+线下实地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实时跟进实习进度,适时开展教学研讨,形成“计划—实施—反馈—优化”的闭环管理模式。前期专业课程学习与教育见习为学生的实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院与10余所省级示范幼儿园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见习实习平台。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助力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并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学院联合见习单位开设“模拟家长会”工作坊,举办学前教育实习生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邀请评委进行专业点评,帮助学生清晰认识专业基本功与教育理念融合的重要性。

  人文关怀,打造实习生活的“心灵港湾”。实习期间,学院领导与辅导员、学业导师多次赴幼儿园走访,检查实习状况,细致询问学生的住宿、饮食情况。当了解到部分实习生因早晚通勤时间较长导致休息不足时,学院立即与幼儿园协调,在园内腾出教师休息室作为午休区,并配备了折叠床与储物柜。学院设立“实习心理热线”,通过电话疏导的方式,给予学生“专业支持+情感陪伴”的双重保障。

  园所培育:在浸润式实践中触摸教育本真

  开展教学实践,让学生从“旁观者”蜕变为“教育者”。青岛市胶州市第四实验幼儿园为学生制定了“三段式实习计划”:第一周跟岗观摩主班教师的一日活动组织情况,第二周尝试协助开展区域活动,第三周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独立设计教学活动。在“春天的秘密”活动中,教师带领实习生观察树木和花草,思考“如何通过感官体验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通过“在实践中试错、在反思中调整”的培养模式,让学生深刻体会学前教育的魅力。

  坚持教研引领,在问题探究中建构学生的专业思维。每周举办“实习生教研沙龙”,针对案例进行研讨,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等多角度分析幼儿行为的成因,再共同设计“情绪角”“轮流卡”等干预策略。这种“理论溯源—实践验证—策略优化”的教研模式,让学生学会用专业视角解读幼儿行为。扎实的教研活动进一步彰显了科研与教学的紧密联结,以生活化材料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实施文化浸润,引导学生在园所精神中树立职业信仰。青岛市胶州市第四实验幼儿园始终坚持“让教育像呼吸一样自然”的办园理念,以“乐活教育”为办园特色和品牌,围绕“尚真乐创 明德笃行”的育人目标,为幼儿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园所走廊里展示幼儿的“童言童语”手账;午睡室里,教师会为幼儿录制“睡前故事”音频,用温柔的声音陪伴幼儿入睡。这种“润物无声”的教育情怀,成为学生实习期间深刻的职业启蒙。

  破茧成蝶:在“知行合一”中书写成长答卷

  提升专业能力,从“技能堆砌”到“教育整合”。在实习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将学前教育的专业技能与教学目标深度联系,使专业技能成为服务幼儿发展的“教育工具”。学生根据幼儿的兴趣策划主题活动,例如,根据园内池塘里的蝌蚪,设计“生命的奇妙旅程”系列活动,在活动中融入科学观察、语言表达与艺术创作;运用“学习故事”评价法,通过连续的照片与文字记录,分析幼儿在建构游戏中展现的空间认知与合作能力。学生通过实习实现教育整合,完成从“机械执行”到“创造性设计”的转变,有效提升了专业素养。

  深化教育认知,从“概念认知”到“价值认同”。实习期间,学生跟随幼儿园的“送课下乡”团队赴乡镇幼儿园开展学习交流,学习当地教师“用有限条件创造无限可能”的精神,对“扎根基层、服务教育”有了更坚定的信念。

  促进心灵成长,在“双向奔赴”中收获幸福感。在实习结束前的“离别倒计时”主题活动中,幼儿用稚嫩的笔迹绘制“老师和我们”,呈现出学生和幼儿一起做游戏、讲故事的场景。这些不加修饰的爱意,让学生读懂了学前教育的深刻意义——学前教育是一场充满温暖的生命对话。学生在岗位上见证了一个个幼小的生命在自己的陪伴下绽放,在教育中收获了幸福感。

  实习实践如同一座桥梁,连接校园的理论殿堂与教育实践的广袤田野。临沂大学教育学院以系统化的实习保障为学生铺设成长之路,在实践的土壤中用专业技能与情怀点亮教育初心,在与幼儿的朝夕相处中找到价值坐标。学院着力培养“用爱与专业守护童年”的践行者,为每一名未来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种下信念的种子,让学生依托扎实的专业根基、温暖的教育情怀,在学前教育的土地上深深扎根,以实践深耕教育沃土,让青春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绽放光彩。

  (王安齐 栾兆云)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高校新风 04深耕实践沃土 赋能学前教育发展 王安齐 栾兆云2025-07-05 临沂大学教育学院 2 2025年07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