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2 星期三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
深化教学改革 点燃思维之光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是一所创办于1926年、承载近百年教育文脉的老校,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近年来,学校以“聚焦思维·培养完整的人”为育人理念,将思维能力培养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依托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指向小学生成长型思维培育的学校育人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创新构建思维发展型课堂教学范式。在这里,课堂已超越传统知识传授的场域,成为思维火花迸发的智慧殿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启迪者与引领者。“思维培养”正成为撬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战略支点,为百年老校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思维课堂,从“教会知识”到“赋能思考”

  走进新建路小学的课堂,一幅幅思维跃动的画面令人耳目一新:语文课上,学生们用五彩斑斓的思维导图解构文章脉络;数学课堂,“问题链”引导下的思辨讨论热火朝天;体育课上,学生们用流程图设计足球战术配合。

  “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培养会思考的人。”学校校长赵洪燕表示。自2015年起,学校就开启了思维发展型课堂的实践探索,创新构建了“五步教学法”:构建了思维发展型课堂教学模式,分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迁移”五个基本环节。强化课例研究,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低阶思维)—同伴交流展示预学情况(触发思维)—问题驱动,讨论交流质疑(碰撞思维)—教师点拨提升(深度思维)—学生拓学巩固(延展思维)等方面摸索构建课堂教学流程,真正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灵动课堂。

  思维发展型课堂注重营造积极氛围。从上课之初,教师就以热情洋溢的态度、亲切和蔼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温暖和轻松。鼓励合作交流,在“理解”与“建构”阶段,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倾听、相互分享、相互学习。课堂也包容错误,在“迁移”和“创造”时,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失败和错误,帮助学生建立“错误是成长的机会和阶梯”这一认知,从而培养他们敢于尝试、不惧挑战的探索精神。

  以思维可视化工具为载体,学校开发三至五年级思维训练课程,以八大思维图示、思维导图、概念图等图示为工具,形成直接思维课程。将思维可视化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深度整合,发展学生思维。学校每学期开展2次教师和学生思维导图大赛,从问题情境、认知冲突、可视化思维工具运用、知识迁移等方面,构建融入式学科思维课程,实现思维教学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思维导图和思维图式的逐层递进,以发射状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思维。与此同时,学校抓住学科本质,围绕儿童素养提升“1+1课程体系”,持续在语文+演讲、数学+理财、体育+足球、道德与法治+影视、科学+小发明、美术+线描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双班主任制,从单打独斗到团队共进

  如何让教师团队凝聚如炬,又让每个孩子被充分关注?新建路小学以团队的形式引导教师融入“思维发展型课堂模式”。学校推行“全员班主任制”。每个班级设立两个班主任,形成双班主任的模式。一名班主任着重跟踪品德与班级文化建设,一名班主任统筹学业规划,形成双轨护航的教育合力‌,实现管理全覆盖。

  在班级文化的具体建设中,双班主任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将班级文化的内涵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品德小明星”评选活动是“繁星班”的一项特色活动,教师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诚实、友善、勇敢等内容,制定了详细的评选标准。每周,教师会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评选出本周的“品德小明星”,并在班会上进行表彰和奖励。这一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还在班级中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品德教育。此外,双班主任还注重班级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他们鼓励学生参与班级文化的设计和创作,如制作班级手抄报、编写班级口号等,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增强对班级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教师还不断引入新的元素和理念,丰富班级文化的内涵,使班级文化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活力。

  双班主任制这种“1+1>2”的模式,不仅编织出更紧密的教育协作网,更让教师们体会到“共育一棵树”的成就感。正如一位青年教师所言:“双班主任让教育成为携手同行的温暖旅程。”

  深耕十年,从课堂变革到育人生态重构

  经过持续的深耕与坚持,思维课堂实践积蓄出变革力量,探寻出独树一帜的教育发展之道。

  自2015年启动思维课堂探索以来,新建路小学的教育创新实践已结出累累硕果:2017年“打造思维发展型课堂”获市创新性工作提名奖。2021年,省级课题“小学生思维发展型课堂的实践研究”被评定为优秀,顺利结题。2022年,“小学思维发展型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在淄博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等级评定中被评为一等成果。2023年,淄博市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双线五层’思维发展型课堂的建构与实践”成功立项,市规划课题“基于后‘茶馆式’教学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后‘茶馆式’教学理念下小学高段学科‘脚手架’开发应用研究”结题;2024年1月,“小学思维发展型课堂建构的理论与实践”获得淄博市第九届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

  比荣誉更珍贵的是师生的蜕变。教师团队开发出195节精品课例,形成独具特色的“灵动课堂”模式;学生们在省市各类思维竞赛中屡获佳绩,更难得的是,他们开始习惯追问“为什么”,敢于说“我不同意”。2024年,在研究课堂的同时,学校开启指向小学生成长型思维培育的学校育人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学校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起“三立三乐三能”(立信念、立志向、立品行,乐挑战、乐合作、乐反思,能容错、能担责、能创新)的成长型思维培育价值范式,实现学校育人的进阶发展。

  “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装满水桶,而是点燃火焰。”在新建路小学,这句话得到了生动的诠释。当课堂成为思维的训练场,教师成为思维的摆渡人时,教育便能唤醒每个生命内在的思考力、创造力和生命力,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赵洪燕 能丽)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育展台 12深化教学改革 点燃思维之光 赵洪燕 能丽2025-07-02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 2 2025年07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