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作为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集聚了30多家通用飞机整机、航空复合材料、客舱内饰等涉航企业,承担着国产C919大飞机10%的零部件、50%的复合材料结构件和90%的客货舱内饰件的生产任务,同时参与了C929宽体客机、AG600水陆两栖飞机等国家重大工程。2024年,镇江市政府提出:打造长三角唯一的“大飞机内饰+复合材料”双核心基地;构建50条无人机物流航线,重点发展水上物资配送、航空应急救援等十大特色场景。目前镇江正向“大飞机配套+低空经济”双轮驱动的发展目标迈进。 从2014年起,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就与镇江的航空类企业开展合作,通过“一体两翼、多元驱动”的产教融合模式,培养了大批胜任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赢得航空业界的广泛认可。学校也因此成为中国大飞机产教联盟技能人才子联盟理事单位、江苏省航空职业教育联盟理事长单位、江苏省交通运输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和航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构建“一体两翼、多元驱动”产教融合新模式 2020年,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抓住建设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项目工程——航空综合实训中心的契机,引企入校,与厦门翔禹航空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翔禹”)共建产教融合实体江苏翔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交通航空培训中心)(以下简称“江苏翔禹”)。2022年,江苏翔禹获得中国民航局(CAAC)与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同步双认证,成为国内少数具备国际航空培训资质的机构。此后近3年时间里,累计培养航空维修人员700余人,创造产值近800万元,形成“教学—培训—认证”的产业闭环。 在与企业共建江苏翔禹的基础上,学校不断拓展合作对象,变“1+1”为“1+1+N”。学校与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无锡苏南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牵头66家单位共同组建江苏航空职业教育联盟(江苏航空产教融合共同体),与江苏翔禹、航天海鹰(镇江)特种材料有限公司等共建“航空产业学院”,与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头22家单位共建“低空经济产业学院”。一个共同体加上两个产业学院,构成“一体两翼”的产教融合格局。此外,学校还与南京王行航空附件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凯飞航空制造等30多家合作单位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 这些产教融合体集聚了政、行、企、校、研多方机构,通过多元驱动、协同创新,精准培养符合航空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有效解决了人才供需脱节问题,缩短了学生的就业适应期,增强了职业竞争力。 “五纵四横”“真金白银”保障产教融合有效运转 只有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机制,才能保证产教融合的长久有效运行。为此,学校在与厦门翔禹共建江苏翔禹的过程中,聚焦制度保障与组织协同,校企先后签订框架协议书、共建共管合作协议书、合作备忘录等文件,逐步规范并解决合作中的问题,最终形成“五纵四横”的制度框架。“五纵”主要包括组织架构、教学管理、资源共享、质量评价及利益分配等运行管理制度,“四横”主要包括人才培养、师资共建、技术研发、社会服务等育人工作机制。 在江苏航空职业教育联盟(江苏航空产教融合共同体)的组建过程中,联盟成员成立了理事会,制定了章程,在章程中明确了目标和任务、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权利和义务、经费管理等,以保障联盟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航空产业学院和低空经济产业学院也制定了相应工作章程及工作制度。 在江苏翔禹的建设中,学校负责提供场地和部分设施设备,厦门翔禹则提供了包括空客A320(B-2366)飞机1架、V2500型号发动机1台、B747主起落架1个、真实飞机解剖的机身中后段1个、飞机航电系统1套及各类工具、耗材等在内的设施设备共计2000余万元,大大提升了学校航空类实训教学的硬实力。 此外,厦门翔禹还派驻了近30位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管理及维修人员常驻学校,为学生们带来航空文化、企业文化、飞机维修实战技能,以及行业企业最新标准等前沿技术、工艺和企业人才真实需求,提升了学校航空类人才培养的软实力。 依托产教融合体协同推进“五金”新基建 产教融合体中的政、行、企、校、研各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挖掘资源,以职业教育“五金”新基建为目标,协同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建师资、共建教材、共建基地,共同培养培育符合航空产业、企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协同共建专业。校企联合申报的航空运输与装备专业群获评为省级品牌特色专业群,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被评为江苏联院现代学徒制示范专业,航空产业学院被评为江苏联院五年制高职高水平产业学院。 协同共建课程。校企共同开发了110门课程标准,课程覆盖率100%;共同开发模块化课程,将“航空维修人员执照考试培训”考核大纲内容分解成4门课程,融入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将CCAR-66维修执照、CAAC无人机操控员、民航客运员等多项职业资格标准分解到课程教学标准,实现了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协同共建师资。企业技术骨干深度参与教学实施,累计完成近3000课时授课任务,对航空专业教师培训全覆盖,锻造“双师型”教学创新团队。学校教学团队获评江苏省交通运输行业“青年建功标兵团队”,建成省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拥有一批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专业带头人和省技术能手、省交通技术能手、青年岗位能手等高层次人才。 协同共建教材及资源。校企联合开发《航线维护与排故》《飞行器钣金实训》等21本活页式和工作手册式自编工作页,及“无人机航拍技术”“民航服务礼仪”等5门精品在线课程;依据CCAR-66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开发了98个航空器维修人员培训课程资源。 协同共建基地。引入空客A320大飞机等高端实训装备,建成国内领先的航空实训平台,打造“教学即生产”的真实工业场景。共建世赛飞机维修项目中国集训基地,推动专业建设标准与国际认证体系全面接轨。 (作者系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