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以“党建+教育帮扶”为引擎,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通过党建引领、技能赋能和教育帮扶,学校帮助帮扶点村民掌握就业技能、实现稳定增收,用知识的火种点燃了陇南山区的振兴梦想。 头雁领航 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自2019年启动陇南市成县扩招专项计划以来,学校党委始终将职业教育视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关键路径,致力于为乡村青年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技能培训。 在成县黄陈镇,下五郎村支书、主任张建军和毕家河村主任李志强的故事广为流传。这两位“头雁”秉持“乡村振兴党员先行”的信念,率先报考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并积极动员村里的年轻人踊跃加入。在读期间,他们一面研习理论知识、一面谋划产业蓝图;毕业后,他们更是以身作则,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如中药材种植、手工挂面加工和乡村旅游等,同时利用所学技能为村民提供农用机械维修服务,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村民生活质量,为乡村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星火燎原 培育产业振兴创业先锋 学员毕星辉是毕家河村的一名党员。高中毕业后辗转打工中,毕星辉深感职业发展空间有限,通过扩招专项计划,他选择了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毕业后,他回到家乡开设了一家汽车维修店和电动车专卖店,凭借过硬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不仅年营收突破15万元,更带出一支10余人的技术团队,人均年增收3万元以上,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徐谢鹏则为家乡打开“山货出山”的密码。他利用所学知识,帮助村里优化了农产品的运输和配送体系,通过科学的物流规划和管理,引入现代化的仓储管理模式,建立村级物流集散中心,让村里的特产快速走出大山,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送达全国各地,提高了农产品的流通效率。此外,他还创办了一家中药材加工厂,帮助农户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赚到钱。 职教根系 深植陇原广袤乡土大地 学校将党建工作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精准对接乡村需求,开设人工智能、物流管理、公路养护等实用型专业,并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新型培养模式,为学员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及省内外高校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搭建实习实训和就业创业的广阔平台。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学员们接触到前沿技术和管理理念,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显著提升了职业技能与实操能力。 同时,学校积极组织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激发乡村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努力成长为技术能手、创业先锋和基层干部,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为乡村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科技赋能 绘制振兴发展广阔图景 学校积极探索“互联网+职业教育”新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破地域限制,为更多偏远地区的乡村青年提供在线教育和远程培训服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针对不同乡村的实际情况,学校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方案:对于资源匮乏的乡村,重点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培训;对于产业基础较好的乡村,侧重于产业链延伸和品牌建设。通过精准施策,确保每一项帮扶措施都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党建+教育帮扶”的生动实践,正在陇原大地书写着新时代的“山乡巨变”。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深化技能赋能和教育帮扶,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合作,形成多方联动的帮扶机制,为更多乡村青年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 (作者系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