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1 星期二
齐鲁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部
坚持产科教融合 培养优质教师
  机械工程学部产科教融合项目成果——CK6163五轴联动车铣复合加工中心

  齐鲁工业大学实施产科教融合发展以来,机械工程学部整合机械工程学院和山东省机械设计研究院科教资源,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构建多样化的教师发展路径,教师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在教学水平、创新创业、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丰富成果,有力地推动了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

  产教融合,以赛促教,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机械工程学部注重产科教融合资源的整合和转化,通过组建教学团队,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比赛,进一步培养教师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的作风与品质,激发青年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教学活力,引导和鼓励广大青年教师提升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效果。尤其是在产教融合方面,学部的师资团队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2024年11月,在首届“科德杯”中国机械行业产教融合教育教学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学部的1项作品获得全国一等奖,2项作品获得全国二等奖。在2022年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赛中,学部教师宋明获得中级组二等奖,实现了学部在国家A类教师教学竞赛上的新突破。在2024年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元宇宙数字化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中,副教授曹芳获得“CAE工程仿真技术与教学创新应用”赛项全国一等奖。在第七届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中,副教授吕月霞获得全国总决赛一等奖。自深化产教融合以来,机械工程学部教师在国家竞赛中共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5项,充分彰显了学部教师注重产教融合对教学水平的积极作用,也提升了学部产教融合领域的知名度。

  科教融汇,利用优势,提升师生创新创业能力

  机械工程学部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充分利用科教融汇资源优势,鼓励教师依托自身科研项目积极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和进行成果转化,同步提升师生创新创业能力。

  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中,由学部博士刘文宇指导,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2022级本科生马瑞杰作为项目负责人的“光韵医美——基于自倍频晶体技术的新一代黄光激光设备”项目,凭借杰出的创意、新颖的设计与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国金奖。这一成绩不仅标志着机械工程学部在该项赛事中实现了新的进步,更彰显了学校在创新教育及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的优秀成果。

  学部本科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及各类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中,获得国家奖励118项、省级奖励570项,其中,仅2024年一年就获得国家奖励54项、省级奖励231项,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业意识。

  教师创新创业成果显著。学部教师依托自身科研成果,注册成立科技公司6家,学部每年实现成果转化30余项。其中,博士邱化冬5项软件著作权作价300万元入股投资联合成立了山东山科世鑫科技有限公司,后续又获得山东省省级科技股权投资项目财政资金800万元,在成果转化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校企合作,联合攻关,提升教师科技创新能力

  机械工程学部依托产科教融合,打通了“人才—教学—科研—转化—产业”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链条,促进了教师与企业间的科研合作。学部与行业头部企业和链主企业紧密合作,推进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难题,服务企业解决遇到的技术难题,组建科研团队实施联合攻关,成功获批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有力提升了教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发展的能力。

  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高端装备制造的头部企业,学部教师与上述企业保持着长期良好深入的校企合作关系。先后与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申报并获批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工信部门面向产业集群中小型数控机床关键加工装备项目和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长期合作,先后获批“大型拖拉机液压CVT智能无级变速器研发”等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3项,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与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了山东省工程机械智能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联合申报并获批了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近3年,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接纳20余名学生走进企业开展毕业实习、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同时双方先后联合申报并获批国家工信部门绿色制造工程项目、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等重大科技项目。

  近年来,学部教师每年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和课题40余项,与企业合作形成服务项目250余项。每年发表科研论文150余篇,授权专利70多件;与山东省内龙头骨干企业联合申报获得省级科技奖励10余项;与烟台环球机床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丰汇设备技术有限公司等联合申报获批山东省重点实验室2个。通过上述合作,教师的学术研究与社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进一步提升了教师在科研与社会服务方面的能力与水平。

  教师职业能力显著提高

  机械工程学部自实施产科教融合发展以来,建立了一支“教育、科技、人才融合,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协同育人师资队伍,创造了良好的教师职业发展生态,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历层次等均得到深度优化。近5年,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全职引进国家青年领军人才1名、山东省高层次人才3名、博士生导师2名、优秀青年博士16名;1名教师获评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名教师获评泰山产业领军人才3人,2名教师获评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名教师获评省级教学名师。师资队伍规模扩大,质量提升,为学部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水平和行业服务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可靠保障,走出了一条地方高校机械工程专业通过产科教融合发展提升教师职业能力的新路。

  (许崇海 陈照强 杜劲 肖光春)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改风采 07坚持产科教融合 培养优质教师 许崇海 陈照强 杜劲 肖光春2025-03-11 齐鲁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部 2 2025年03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