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1 星期二
落实立德树人 提升育人质量
——烟台大学核装备与核工程学院探索“三色”教学模式

  烟台大学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核装备与核工程学院以“两弹一星”精神为引领,深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探索“三色”(弘扬红色基因、助力绿色发展、促进蓝色动能)教学模式,构建了“红色—思想阵地—铸其魂”“绿色—学生发展—盈其‘核’”“蓝色—能力提升—实其心”“三位一体”课程思政架构,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弘扬红色基因

  赋能课程思政

  近年来,核装备与核工程学院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理念,积极拓展思政教育新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学院主动与荣成市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四川两弹城博物馆等单位合作,邀请党史研究院等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并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统筹整合学校、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教育和科普基地等育人资源,形成思政教育合力。

  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学院以课堂为主阵地,将中国核工业的光辉发展历程作为生动的课程思政元素,将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探索课程思政多元化教学方法,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深度融合。

  此外,学院积极打造“两弹一星”精神主题教育晚会品牌活动,通过融入式、沉浸式的育人环节,激励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学院还参与承办由中核集团主办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宣讲晚会,百名学子表演了《祖国需要我》《我心澎湃》《强核报国铸辉煌》等曲目,彰显出核装备与核工程学院学子昂扬的精神面貌。

  助力绿色发展

  落实立德树人

  近年来,核装备与核工程学院始终坚持“三全育人”,秉持“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以“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塑造”为目标,积极探索核科学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及“双碳”目标实现中的重要作用。

  坚持“立足烟台、服务山东、辐射全国”的理念,学院致力于通过科普核技术专业知识,吸引更多青少年加入懂核、学核、用核的队伍,助力地区经济绿色发展。2019年暑假,学院组建了“核光致远”科普志愿服务队,成员均为在校学生。经过5年发展,该科普队伍的覆盖面已从学校周边的中小学校、社区扩展至山东省20个地市。

  2021年暑期,学院积极筹措,组织科普队伍前往国核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开展活动。在此期间,团队成员接受了系统科学的科普工作培训,并以核电站为中心,在周边村落开展科普实践。此外,学院聚焦国家和地方核能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需求,主动对接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整合学校资源,凝聚改革发展合力,大力宣传核专业,为国家和地方核能事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

  近年来,学校将绿色低碳发展融入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关键环节,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学校还出台了《服务和融入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行动方案》,聚焦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搭建相关学科专业体系,建强高水平教师队伍,建立相关科技创新体系,拓展技术成果转化,开创合作交流新格局,为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持续贡献力量。

  通过一系列举措,学院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也为推动核科学技术的普及和绿色低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促进蓝色动能

  落实“双碳”目标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全球核电发展迎来大好形势,学院发扬独立自主、攻坚克难的优良传统,促进核电产业持续发展,全力激发蓝色科技创新动能,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推动人才培养。学院不断推动现有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创新,鼓励教师跨学院、跨学科组建人才培养团队,以高质量的团队、平台和项目支撑高质量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努力培养与“双碳”事业发展相适应、与胶东半岛核电产业相匹配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第一,烟台及周边地区有序汇集了采用先进成熟技术的优质核能项目以及一大批核电装备制造企业,这为学院借势发力、提升育人效果提供了肥沃土壤。学院由烟台大学与台海集团合作共建,校企合作办学的特色与优势为育人汇集了资源,拓展了“朋友圈”,学院找准发力点和突破口,探索出一条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校企协同育人的路径,不断朝着学科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相互匹配、相互促进的方向迈进。第二,中国(烟台)核能安全暨核电产业链高峰论坛已在烟台连续举办7年。这个云集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核电专家、高校以及核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核电“盛会”,成为学院学生洞察世界的一扇窗口。学院积极为学生争取到志愿者的机会,学生能够近距离感受院士们的治学风范、当代核电人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风貌,深入了解各高校专家的研究方向和核电人的工作内容,从而对核工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有了整体认知,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加清晰。青年学子心怀强核报国之志,投身能源强国建设,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第三,作为一个理工科学院,学院始终秉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用”的工作思路,努力将学科竞赛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从彰显核专业特色的山东省“核+X”创意大赛到考查实操技能的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大学生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赛,通过专业性强、含金量高的国家级别赛事为在校生打造了一个学以致用的广阔平台。学院遴选了精通赛事、指导经验丰富的教师梯队,全过程指导学生作品创作,在学院内营造了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大力提升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水平和实操动手能力。

  未来,学院将继续认真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赓续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发挥蓝色创新科技力量,彰显鲜明办学特色,聚焦国家和地方核能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需求,主动对接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整合学校资源,凝聚改革发展合力,努力为国家和地方核能事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刘燕 杨坤杰)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改风采 07落实立德树人 提升育人质量 刘燕 杨坤杰2025-03-11 ——烟台大学核装备与核工程学院探索“三色”教学模式 2 2025年03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