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高校新风
2024-10-15 星期二
山东农业大学
围绕“七个坚持” 全面建设一流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会暨山东现代农业高等教育共同体成立启动仪式

  学校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上获得5项金奖

  学校深入实施乡村振兴驿站建设“百千万”工程

  学校在聊城、德州、泰安等地深入推进产业研究院建设

  山东农业大学坐落在泰山脚下,北依黄河、南临曲阜。学校创建于1906年,目前是农业农村部门、国家林业和草原部门与山东省政府部门共建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拥有小麦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2017年入选首届全国文明校园。2019年,山东省对学校办学发展提出了“成为省属高校‘双一流’建设排头兵、服务乡村振兴排头兵”的要求。2020年,学校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

  2022年9月,学校召开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了“全面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国际知名一流农业大学”的奋斗目标,确定了其后5年“一四六八五”的工作思路,明确了学校发展的基础、原则、路径和保障,吹响了“在山东省属高校中率先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的冲锋号。

  近年来,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勇担立德树人、强农兴农光荣使命,围绕“七个坚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全面建设一流农业大学,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农业强国贡献了山农力量。

  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树立全局思维,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好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重要作用,推进学校党建与事业发展“一融双高”。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引领全校师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委常委会会议、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增强党委议大事、谋大局能力。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党支部的鲜明导向,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之以恒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建成融媒体中心,获评山东教育系统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山东教育融媒体建设先进单位等,入选山东省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基地。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1个、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1个、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2个,山东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个,山东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1个,山东省“干事创业好班子(好团队)”1个,学校入选山东省新时代党建工作示范高校。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

  树立创新思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服务需求、勇于探索、提高质量,着力构建“顶天立地新农人”的全链条培育体系。强化“大思政”工作体系的顶层设计和全面统筹,深化“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综合改革,4个思政文化类项目获教育部门批准立项,马克思主义学院再次入选山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立项建设单位。改革“齐鲁学堂”体制机制,建设省级未来技术学院,开办拔尖创新班和拔尖基地班,搭建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的“立交桥”。探索科教融汇、产教融合育人新模式,牵头建设省属高校仅有的一个山东省科教融合协同育人联合体,在山东省建设科技小院350余个,相关成果荣获国家级别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创新“产区选题—产区实施—产区汇报”的毕业论文设计和考核模式,在泰安宁阳、德州临邑等地开展20余场产区毕业汇报,鼓励学生提交毕业论文和毕业汇报两份毕业答卷,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强化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形成了创新创业“四驱四融合”工作模式(“四驱”是指管理驱动、平台驱动、项目驱动、赛事驱动,“四融合”是指“思创融合、专创融合、科创融合、产创融合”),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学业生涯的全员覆盖、深度融入,入选国家级别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荣获2023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主赛道和红旅赛道金奖5项,总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学校教育引导学生能吃苦、愿吃苦,开展“万名学子联万村,我为家乡作贡献”大调研活动,实现了涉农高校对所在省份55077个行政村调研全覆盖,形成《山东省乡村振兴调查报告》《山东省县域乡村振兴综合指数》等资政报告,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全面详细的数据支撑。实施乡村振兴驿站建设“百千万”工程,逐步打造100个特色样板、1000个典型示范、总量达到1万个的驿站建设布局,培育更多拔尖创新型农林人才。

  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关键,争创国家一流学科

  树立系统思维,深化学科建设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生态、构筑优势、打破壁垒,着力构建人才、平台、资源等一体化整合的全要素学科发展机制。推动“学科—学位点—专业”一体化建设、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学科制度体系建设,加大学科梯队建设力度,建设重点明确、层次清晰、结构协调、交融互促的学科生态体系,积极构建特色优势学科专业集群,打造“大作物学”“大园艺学”学科。学校6门学科位居ESI全球排名前1%,农业科学学科、植物与动物科学学科进入前1‰行列,农林学科稳居QS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前200名,3门学科进入2023软科世界一流学科前50名。2门学科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作物学学科作为山东省优先支持“冲一流”建设的A类潜力学科、园艺学学科作为B类潜力学科获得重点支持,山东省专门出台《关于支持山东农业大学加快一流学科建设的意见》,不断汇聚推进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强大合力。召开学校“冲一流”建设方案论证会、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会,举办作物学学科与更高水平“齐鲁粮仓”建设研讨会,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建“齐鲁粮仓”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牵头建设山东现代农业高等教育共同体,切实增强优势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产出引领性原创成果

  树立战略思维,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强化统筹、提前谋划、集智攻关,加强有组织科研,着力构建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的全周期产出机制。坚持“四个面向”,弘扬“十年磨剑”山农品质,大力倡导潜心钻研、执着追求、持之以恒的学术风气,营造良好科研生态。聚焦攻坚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围绕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头等大事,瞄准“种子”“耕地”两大要害,立足区域实际,集中创新要素资源,打造建制化、成体系、有“战斗力”的攻坚团队,开展关键性、前瞻性领域集智攻关,取得了一系列“从0到1”的原始创新突破。继孔令让教授团队攻克小麦赤霉病世界性难题、成果刊登在《科学》主刊封面,段巧红教授团队揭示被子植物有性生殖机理、成果登上《自然》主刊,教授卢从明阐释叶绿体蛋白运输和分选机制、参与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主刊。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实现科研团队在国际三大高端学术期刊发表文章的突破后,2023年,段巧红教授团队打破远缘生殖隔离,开辟远缘杂交育种的新思路和新途径,成果再度登上《自然》主刊。2024年5月,李传友教授团队在世界上首次发现植物再生因子,揭示植物再生新机制,成果于《细胞》发表,破解了困扰科学界的难题。学校聚焦重大成果培育,强化统筹布局,重点支持作物学、园艺学等优势特色学科领域,凝练重大成果培育目标,加强过程培育和指导服务,创新评价与激励机制,为重大科研成果培育开垦了肥沃的土壤、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中,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作为参与完成单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

  坚持以人才引育为要务,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树立发展思维,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精准施策、多措并举、增量提质,着力构建“引、育、用、留”靶向发力的全过程人才服务模式。加强高层次人才培育,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管理制度机制,实施“博士后倍增行动”,健全教师培养支持制度,加大优秀中青年教师的培育力度,构建层次清晰、定位明确、衔接紧密的人才梯队培育体系,培养造就一批在“新赛道”领跑的科学家、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出台《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管理办法(试行)》,瞄准“高精尖缺”,建设海外人才工作站,定向招募创新顶尖人才。目前,学校形成了由3名住鲁院士领衔,50余名国家级别人才支撑,130余名省部级人才挑大梁、担重任的人才雁阵格局。聚焦“四有”好老师标准,坚持将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实施师德涵养提升工程,完善教师荣誉体系,加强师德警示教育,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聚焦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与业务能力双提升建设目标,打造具有山农特色的师德工作品牌。学校教师中涌现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山东省干事创业好团队以及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等一批杰出人才。

  坚持以对外开放为支撑,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树立国际思维,深化国际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广交朋友、密切交流、深耕细作,着力构建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驱动一流农业大学建设的全球化办学模式。主动服务融入国家改革开放大局,加入“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等9个国际教育合作组织,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共建“CIMMYT-中国山东小麦玉米研究中心”,在肯尼亚成立“非洲桥”农业减贫村、山东农业大学海外科技小院。深耕中东欧教育合作土壤,牵头成立中国—中东欧国家现代农业科教创新联盟,举办联盟成立大会暨中国—中东欧国家现代农业科产教融合发展论坛。与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等中东欧国家的多所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持续深化合作关系,特别是与希腊雅典农业大学牵头联合10个国家的32家单位承担“中国—欧盟间政府重大专项”,共建“中希畜禽食品品质安全控制与智慧制造国际联合实验室”,擦亮了教育领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金字”招牌。

  坚持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树立平台思维,深化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扎根齐鲁、发挥优势、对接产业,着力构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全方位服务平台。与德州市共建小麦产业研究院,与聊城市、信发集团共建现代设施农业产业研究院,与泰安市、肥城市共建泰山番茄创新研究院,与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玉米产业研究院,与济宁市农科院、山东诚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大豆产业研究院;与潍坊市、临沂市沂水县等签署合作协议,与山东种业集团有限公司、金正大集团等40多家大型企业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加大科研成果推介力度,开展引企入校、百名专家进百企、“百校万企万师双进”系列活动,打造区域一流技术研发与成果推广示范基地100余个,有力提高了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出台主动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方案,推进盐碱农业领域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两个项目入选山东省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一类项目,书写了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山农答卷”。学校获评全国首批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培育基地、山东省乡村振兴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118年栉风沐雨,118年薪火相传。新时代新征程,山东农业大学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抢抓教育强国建设机遇,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扎根乡土、服务“三农”,不断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许盈 李庆亮 刘昆)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高校新风 08围绕“七个坚持” 全面建设一流农业大学 许盈 李庆亮 刘昆2024-10-15 山东农业大学 2 2024年10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