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德高尚、医风清正、医术精湛的医生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者,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主力军。构建医疗系统与教育系统协同育人的机制体系,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是新时代医学院校必须重视的育人课题之一。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汇聚医疗机构的力量,共同确定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改进教育教学模式,扎实推进医教共生,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夯实医教共生育人的基础 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在于人才,推进医教共生的目的在于培养更多优秀医学专门人才,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基础性支撑。在共生理论视域下构建医学院校与医疗机构的医教共生是一个协调共进、融合共生的关系,能够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学院正确认识医教共生的价值与作用,提出医教共生的医学人才培养思路,构建医教共生育人路径,以期培养出卓越的医学人才,服务人民健康。 学院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多家人民医院、中医院参加访企拓岗促就业交流,就人才招聘、学生就业等方面的现状、问题、难点和痛点进行深入交流,从年轻医生培养、医学生就业观念引导、专业课程开设及医学规培生培养方式等角度提出建议,为学院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等方面提供思路。 学院聚焦临床医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健全共建、共管、共享的教学基地建设机制,持续推进全程教学医院同质化进程。学院通过“虚拟教研室”开展学校、附属医院与教学医院之间的异域同步教研活动;强化与直属附属医院、基地医院之间的医教研全面合作关系,遴选临床基地医院医师为兼职研究生导师,开展联合研究生培养,助推基地医院在教学、科研、医疗、学科、管理等全方位协调发展,促进了学校与医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协同;召开“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全程教学医院同质化教育教学座谈会,注重学校与医院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密切合作,加强医院在教育教学、临床实践等方面的管理,激发医院协同育人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同时,实现教学基地同质化建设。 创新医教共生育人的举措 共生理论强调系统资源的共享、优势的互补以及结果的双赢。医教共生合作育人能够提供更好的育人方法论和理论指导,具有更好的育人适切性。学院立足医学教育的学科特性,科学创新医教共生的育人举措,推动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的一体化建设,实现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的有机衔接、有效贯通。 学院注重过程性培训、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优化学生资源、教师资源、教学方法、平台资源,成立卓越医生教育试点班,设置智慧教室、病房、技能中心等多种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医疗环境中勇于面对挑战、不畏困难,努力成为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新型医学人才。 学院联合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线上宣讲活动,邀请柳州市工人医院、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的培训专家线上开讲,围绕“什么是住培”“为什么要住培”等问题展开,向医学生详细解读住培政策、介绍住培过程,让大家理解国家开展住培的目的,了解住培的发展现状和意义,知晓住培运行各环节的具体内容,领会住培的学习要求,明白住培的政策保障以及重要性和必要性,呼吁医学生抓住机遇、早规划、早规培,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 拓展医教共生育人途径 加强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加大路径探索,拓展实践渠道,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实践实训综合体系。学院打破医教、学科之间的壁垒,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整合医教力量,不断拓展医教共生育人途径,让医学生在实践实训中历练成长。 把比赛、竞争作为医学生临床实践工作的良好开端,以考促学、以考促教。学院连续举办8届多站式综合技能比赛,麻醉学系2020级全体学生参赛,有效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科学研究与创新思维的紧密结合,强化医学生专业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升专业素质和技能操作能力,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及团队协作精神。持续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增强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和实践能力,调动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院连续举办9届“老师听我讲诊断”比赛,邀请校附属医院的资深医生担任评委,充分展现了学生们对诊断学基本知识和临床实际内容的掌握运用和讲授能力,系统检验学生们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 学院先后打造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等多个全程教学点、实习基地,专门建立分别针对教师和学生的考核制度,设计科学的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不定期到教学点、基地开展考察交流活动,促进“系院”交流合作,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学习实践平台。学院组织学生到西京医院进行专业学习交流,学生们相继参观了拥有强大团队的急诊科、先进电子胃镜操作技术的消化内科以及专注于疑难罕见病症与基因研究的儿童疾病研究中心,并在临床技能中心亲手操作腹腔镜、胸外按压与缝合等,丰富了学生的医学知识面和人文知识面。 (司丽静 任亦星 林菁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