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金融学院是华南地区仅有的一所金融类高校。近年来,学校积极布局金融学大类专业,开设金融学、投资学、金融工程、信用管理、保险学、精算学、经济与金融、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金融数学、金融审计(申报中)专业,是全国少数拥有全部金融学大类本科专业的高校之一。当前,数智技术深刻重塑金融业态,单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行业对交叉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为破解人才培养滞后于行业需求的卡点难点,学校强化思政引领,以“融合驱动、五维支撑”系统构建面向大金融行业交叉人才培养新范式。 “思政引领”:厚植交叉人才培养底蕴 广东金融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维“大思政”育人体系,将价值引领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在课程思政方面,将红色金融史嵌入专业教学,与核心课程有机衔接,推动思政元素“如盐入水”,培植金融报国情怀。在实践思政方面,组织学生开展“乡村振兴金融调研”等,引导学生扎根基层、服务社会,深化“金融为民”理念。在行业思政方面,开展金融伦理与廉洁教育和组织“信用文化进校园”等浸润式活动,邀请行业英才进课堂分享“金融为民初心”,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育人同频共振。 “融合驱动”:突破交叉人才培养瓶颈 广东金融学院以思政引领为根基,将“专业交叉融合、数智素养融合、产教深度融合、理论实践融合”作为四大关键驱动力,明确大金融交叉人才培养路径。在专业交叉融合上,学校逐步打破经、法、计、数等学科界限,开设“金融+”(信用风险管理与法律防控、金融科技、金融数学)和“+金融”(互联网金融)交叉专业,推进跨专业深度融合。同时,学校开设数字金融等17个微专业,实施“主修专业+微专业”双轨培养。此外,学校还设置了“金融数据挖掘与分析”“金融英语”等100余门交叉课程,并根据产业需求进行动态优化。在数智素养融合上,学校构建从“数智认知”到“数智创新”的递进式素养提升计划。开发“AI伦理”“Python金融数据分析”等数智特色课程,在训练学生数智伦理、智能风控等能力的同时,与企业合作,引入真实数据,开展信用评分等实训项目,形成“企业真实数据—学生实践项目—数字能力提升”的闭环。在产教深度融合上,校行企共建京东数智现代产业学院、保理与供应链金融产业学院等3个产业学院,构建“共育、共管、共担、共享”的协同育人机制。在理论实践融合上,依托国家级别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金融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等平台,开展跨校跨域协同实训。实施“双导师制”,贯穿创意生成到项目落地,形成“教学—竞赛—孵化—应用”的创新闭环。 “五维支撑”:保障交叉人才培养实效 广东金融学院从“课程体系重构、智慧平台升级、师资队伍共建、教学方法改进、评价机制创新”五维入手,为交叉人才培养提供战略性支持条件。在课程体系重构上,深度挖掘金融文化史、红色金融史,推进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推行金融、法律、计算机等交叉课程,推出“数智金融”等微课,提升交叉、数智、实践的学分占比;打造智慧课程,上线知识图谱,引入AI助教。根据业界变革实时迭代更新课程内容,实现“课随产变、教随技进”。在智慧平台升级上,建成跨学科多点触控金融ERP实验教学平台,支持“跨校+跨机构”国家级别资源联动实训;建成虚拟教研中心协同创新平台,促进跨时空协同与资源共享;建成全国大学生创新发明大赛——数字金融挑战赛平台,以赛促学、以赛育人。在师资队伍共建上,组建“跨专业工作坊”,定期举办“联合教研”活动;引进“金融+法律”等“双栖型”人才;深化校企互聘,每年选派教师赴企业参与实际项目,同时聘任行业专家参与课堂教学、毕业论文指导与竞赛项目点评。在教学方法改进上,围绕真实业务开发跨专业项目,依托“双师”指导,强化学生知识交叉与应用能力;推进“课赛创”融通,将课程模块与竞赛知识点对应,促进竞赛成果向创业项目转化,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良性循环。在评价机制创新上,确立“校内、企业、第三方机构、用人单位”多元评价主体,突出用人单位评价权重,重点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涵盖数字技能、交叉应用、创新能力等维度。依托OBE理念,建立“评价—反馈—改进”的闭环机制,反向驱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成效凸显: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广东金融学院交叉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教育教学方面,制定金融类专业实践教学标准,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培育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以及广东省教学名师4名;获评全国“首届数字教育示范”优秀案例。人才培养方面,学生荣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CFA协会全球投资分析大赛华南赛区冠军等高水平奖项。学校为广发银行、平安科技等企业输送超千名具备数据建模与智能风控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获用人单位“好用、实用、耐用”的肯定评价。专业建设方面,金融学等3个专业获批国家级别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成7门国家级别一流本科课程、10支省级教学团队和3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成果影响力方面,学校创新育人模式被多家权威媒体关注报道,人才培养经验被国内外多所高校借鉴,学校代表受邀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财经教育分会等国内重要教育论坛上作主题报告多次,如在第二届党建暨教育强国论坛上作以“中国金融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挑战与机遇”为题的主旨演讲。 面向未来,广东金融学院将持续完善“融合驱动、五维支撑”体系,培养更多兼具家国情怀、跨界思维、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为金融强国建设贡献可复制、可推广的人才培养“广金范式”。 (广东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 易行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