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高校新风
2025-09-29 星期一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建强“一站式”社区 打造“沉浸式”育人场域
王文山 王关锋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拓展学生社区育人场域,聚焦队伍建设,积极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立体化协同育人新模式,构建了以“风禾悦学空间”为中心的“1+1+N”学生社区育人矩阵,将社区打造成集思想引领、师生交流、学业促进、文化浸润、生活服务于一体的育人新阵地,打造富有汽车行业特色的“沉浸式”多元育人新场域,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提质增效,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筑牢党建“红色底盘”,激活强力“育人引擎”

  学校党委坚持将党建工作与社区建设深度融合,把建强学生社区党组织作为核心任务,让党旗在育人一线高高飘扬。织密组织体系:学校党委指导各二级学院将党组织嵌入社区,打造“党建+服务”融合阵地,将党的工作触角延伸至学生生活最小单元。常态化开展党员宿舍挂牌、设立党员先锋岗等活动,打造了“红色引擎”“红光万理”等社区党建品牌。创新活动载体:各学院依托社区活动室打造“红色驿站”,常态化开展理论学习研讨、重温入党誓词等主题党日活动,使理论学习更生动、更入心。发挥先锋作用:社区注重突出学生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党员+”帮扶体系,开展“党员亮身份”“党员宿舍挂牌”等一系列行动,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打造“党员承诺墙”,开展党员宿舍挂牌,评选“最美党员床位”,党员参与“四早行动(早起、早锻炼、早自习、吃早餐)”,带头养成良好作息习惯、涵养良好宿舍氛围。

  汇聚多元“动力总成”,构建协同“驱动系统”

  学校坚持“学生在哪里,服务就跟到哪里”,积极统筹校院两级资源,推动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思政力量、专业力量、服务力量全面下沉社区,实现服务学生“零距离”。领导干部带头“沉”:为坚持践行一线工作法,学校持续开展“学海领航”活动,组织学校领导、中层干部100余人下沉社区,通过帮扶结对、“与青拾光”餐叙会、宿舍走访、慰问关怀、参加社区学生成人礼等形式,深入学生一线。各二级学院班子成员也纷纷在社区通过餐叙会、交流会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倾听心声,解决难题。思政队伍常态“驻”:在社区建设“砺才工作室”“启为有声”等多个辅导员工作室,打造“心屿空间”等心理驿站,组织辅导员常态化入驻,通过“定点办公+流动服务”模式,开展思想引领、学业帮扶、心理疏导、生活指导、毕业访谈等多项学生工作,变被动等待为主动服务。专业教师精准“融”:针对学生学业需求,各学院组织专业课教师定期下沉社区,利用专业优势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技术创新,为学业困难学生开展精准帮扶、考前指导。多元力量协同“育”:整合学工、团委、教务、后勤、资助中心、合作企业、离退休职工、校友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社区育人。

  精准调校“服务供给”,畅通全程“育人油路”

  学校紧密围绕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将各类服务资源和育人活动精准导入社区,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学业支持“加油站”:各学院充分利用社区一线优势,将其变身为“第二课堂”,常态化开展学业困难学生辅导、专业答疑、国家奖项经验分享、高数和英语培训等。就业创业“导航仪”:汽车工程学院等在社区设立“就业指导面对面”服务点,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开展精准指导,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创新创业学院将“创业集市”活动引入社区广场,提供实践平台,协调解决压货问题。心理健康“避风港”:依托社区设立“心屿空间”等心理咨询点,辅导员、心理教师定期入驻,开展“成长解忧”“一对一”心理访谈辅导、心理健康工作研判,组织“沉浸式体验艺术疗法”、手语操等心理健康季活动。生活服务“便利店”:聚焦学生需求,设置综合服务中心,开发“‘一站式’校园报修平台”和“网上办事大厅”,配备资助服务设备,“一站式”办理成绩和证书查询打印、在校证明办理、一卡通圈存、一键报修等业务,让学生“只跑一次”。

  注入特色“文化燃油”,精塑温馨“育人内饰”

  学校注重以文化人,结合专业特色和地域文化,打造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社区文化生态。红色文化铸魂:深挖鄂西北红色资源与“三线精神”,打造“十堰红色基因库”等特色课程,建设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党史学习教育、“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展区等,将理论宣讲、红色故事带入社区和共建单位,传承红色基因。专业文化育人:结合汽车行业背景,弘扬工匠精神,在社区设立汽车技术服务驿站、汽车文化墙,开设“3D打印”“往复小车劳动实践教育”课程。特色文化塑品:依托“石榴籽”等工作室,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联合地方和社区持续开展“碧水清流”等守水护水社区环保服务,建设“启为创新”非遗文化中心,积极参与地方文旅策划大赛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品牌活动凝心:策划形式多样的社区文化节、寝室文化设计大赛、读书分享会等品牌活动,有效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强社区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启用智慧导航系统,提升治理“运行性能”

  学校顺应教育数字化转型趋势,积极运用信息技术赋能“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提升管理服务效能。智慧平台提效:探索“AI+党建”、5G全覆盖智慧社区、线上“一键式”服务平台等应用,通过融媒体平台宣传社区建设成效,扩大影响力。数据分析精准:依托“学工驾驶舱”、学生动态数据库等,精准分析学生学业、心理、生活状况,为个性化帮扶、精准思政提供数据支撑。线上线下融合:推广“线上+线下”双网格模式,结合校园宿舍门禁、“今日校园”APP与实体化的网格员队伍,实现信息快速传递、问题及时响应、服务精准触达。

  激活学生“主驾动能”,释放社区“澎湃马力”

  学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广泛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工作,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健全自治组织:构建“校—院—楼—层”四级学生自治组织体系,定期举行学生社区网格员聘任与培训以及宿舍安全会议、寝室长培训,明确职责,强调“共同缔造”理念。搭建参与平台:通过“社区服务积分制”“星级志愿者评定”“学生提案平台”,以及各类座谈会、沟通会、权益征集活动,畅通学生建言献策和参与治理的渠道。强化社区联动:实现校园社区与居民社区深度联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结对服务、环保行动、技术帮扶、文化建设等活动,将红色故事、科普知识、环保意识等带进共建社区课堂,彰显社区育人延伸至社会服务的品牌影响力。

  通过党建引领、力量下沉、服务前移、文化浸润、数字赋能和学生参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正努力将校园大社区打造成有温度、有活力、有内涵的“沉浸式”育人新场域。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具有行业特色的协同育人新路径,努力为教育强国、汽车强国建设和湖北支点建设贡献力量。(王文山 王关锋)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