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4 星期三
建强师资 数智赋能 课赛融合
—— 广东金融学院金融数学与统计学院经济数学课程群的改革实践
王芬

  量化交易、智能风控、金融科技等新兴领域的蓬勃发展,对金融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养提出了全新要求。金融行业需要既掌握扎实数理基础,又精通现代数智工具,同时具备金融业务理解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主动应对数智时代金融行业的新需求,广东金融学院金融数学与统计学院深入开展行业调研与人才需求分析,明确将“夯实数理基础、强化金融应用、提升数智实践能力”确立为经济数学课程群的核心培养目标。通过系统规划与改革创新,构建了以建强师资为保障、以数智赋能为主线、以课赛融合为特色的经济数学课程新体系,全面推动课程群的内涵建设与质量提升。

  建强师资:构建“双工作室”机制,助力教师成长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创新性地构建“双工作室”机制,以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为牵引,系统解决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与发展问题。通过创建“优秀青年教师培育工作室”与“一流课程建设工作室”双平台,为教师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优秀青年教师培育工作室”重点针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实施“导师制”,通过个性化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一流课程建设工作室”则聚焦课程内涵建设,组织教学团队成员开展教学研究、课程设计和资源开发,推动课程质量的持续提升。

  近年来,在教学竞赛方面,教学团队取得了突出成绩,团队教师荣获第七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实现学校在该赛事中的历史性突破;荣获广东省第七届高校(本科)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多项,为培养数智化金融人才提供了优质的师资保障。

  数智赋能:将金融案例和数智技术融入教学过程

  教学团队以“微积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等基础课程为基石,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在教学过程中,团队特别强调数学概念的经济内涵和金融应用背景,通过引入实际金融案例和数智工具,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与金融实践的桥梁。该课程体系将大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前沿数智技术有机融入教学过程。在教学模式上,采用项目驱动、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高阶学习能力。

  在教学理念与方法创新方面,团队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创新实施了“一核两翼双驱动”特色教学方法。该方法以数学素养培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基础知识”与“建模实践平台”为“两翼”,既强调理论知识的扎实掌握,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问题驱动(金融情境导入)+实践驱动(建模任务牵引)”双引擎协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团队构建了“情境创设—自主探究—能力进阶”的递进式学习路径。首先,通过金融案例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认识数学工具在金融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其次,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运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建立模型、求解验证;再其次,通过项目实践,促进学生能力的进阶提升。这种教学方法有效打通了数学理论与金融实践的壁垒,使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数学工具应用到真实的金融问题解决中,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课赛融合:构建“两性一度”课程体系,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练

  在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方面,团队构建了具备“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的“两性一度”课程体系,实现了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与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双重突破。团队建设的“微积分I”课程获评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课程建设始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融合,深入挖掘数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家国情怀。

  在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团队大力推进"课赛融合"模式,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育人成效持续提升。

  此外,为保障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化,团队创新实施“双轨制”管理模式。纵向以团队负责人统筹资源与方向,制定整体发展规划和目标任务;横向由课程组长实施模块化教学管理,负责具体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双轨制”管理模式既保证了团队发展的整体性,又充分发挥了各课程组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展望未来,广东金融学院金融数学与统计学院将继续深化经济数学课程群改革,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数智技术与数学教育的深度融合,不断完善课赛融合教学模式,为培养更多适应数智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型金融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王芬)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