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立足自身学科优势资源与优良的师资队伍力量,围绕重大的知识产权法律课题项目及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切实推动知识产权法律研究,为中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完善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了支持。 构建知识产权学术研究体系 随着知识产权这一法学学科的建立发展,学界对于知识产权的理论内涵、基本特征、属性功能等进行了集中探讨,取得了一批成熟的法律研究成果。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知识产权研究已经从单一的法律领域延伸扩展到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领域,出现了一批跨学科法律难题。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作为知识产权学术研究的前沿阵地,积极整合学术团队资源与法律研究力量,在李雨峰教授的带领下组织成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法教研室,围绕中国知识产权法领域的重大课题项目以及相关的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展开深入研究,为促进学院知识产权学科体系的完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推动中国知识产权理论研究的科学化、系统化发展。 知识产权法教研室配备专职教师22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5人。李雨峰教授作为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科带头人,多次参与重庆市各项立法调研论证工作,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高质量发展时期网络知识产权治理体系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专利确权机制改革研究”,编写《枪口下的法律:中国版权史研究》等多部教材,为建设知识产权智库提供智力支持。学院绝大多数青年教师都承担了知识产权专业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黄汇、康添雄、张惠彬、孙山、何莹、黄骥等青年学者公开发表论文450余篇,多篇论文在权威刊物上刊发,研究成果获得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方德法治研究奖、重庆市发展研究奖、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荣誉。重庆市巴渝学者计划青年学者张惠彬倡导知识产权跨学科研究,致力于开拓新领域知识产权问题的研究空间和研究论域。 创新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机制 加强教材研发与课程建设。学院张玉敏教授编写了《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中国欧盟知识产权法比较研究》等10余部知识产权类著作,搭建起学院知识产权学科课程育人体系。同时,学院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其中,“知识产权法学”入选重庆市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项目和第二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推荐。 深化产学研融合。学院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学科转型发展,协同知识产权法教研室教授前往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方”),围绕知识产权学科转型与人才培养等内容达成多项可落地的共识。一是共建实训基地,学生可参与京东方专利管理、技术标准制定等实际项目,体验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全流程;二是实施“双导师制”培养,引入企业专家与高校教师联合授课,结合京东方的专利技术保护等典型案例,解析知识产权运营策略;三是科研协同攻关,针对新型显示领域的共性技术难题,联合申报国家级别课题,推动学术研究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在此基础上,学院将加大与京东方的交流合作力度,持续构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观养成”的知识产权三维立体课程体系,依托京东方的全球产业链资源,联合行业协会、科研机构打造知识产权创新联盟,推动人才与市场双向赋能;借鉴京东方海外专利布局经验,丰富国际技术标准、跨境知识产权纠纷等教学内容,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搭建科研平台。近年来,学院积极整合人力、物力资源,在学校领导及相关单位、知名企业的协同下,共同建立了重庆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获批设立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等。 发挥知识产权社会服务效能 学院协同多部门成立的重庆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致力于知识产权前沿理论研究、综合实践创新、全面制度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中心的多名教授受邀参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立法工作,如参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建议稿的撰写工作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修订工作,为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完善贡献了智慧。重庆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结合自身专业特长,于2017年启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知识产权法律翻译计划。该计划分期分批译介10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等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为研究这些国家知识产权法律的学者和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此外,学院还联合重庆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组织开展了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在学生活动中心开展“知识产权知多少”问答活动、“重庆地理标志贴贴贴”竞猜活动,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学院鼓励学生走出学校,开展知识产权学术交流和普法宣讲,组织学生志愿者在社区街头开展知识产权科普活动,进企业开展普法宣传暨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交流,或者在世界知识产权日专题培训会等场合开展培训。 拓展知识产权领域的国际合作网络 一方面,学院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开设暑期学校,以高质量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为主线设计课程,构建三维立体的知识产权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环节邀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高级顾问、国内外高校的著名学者及律师事务所的专家,讲授版权、专利与商标等传统知识产权领域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前沿理论及实践,通过庭审观摩、参观科技企业让学员深入知识产权保护一线,为知识产权领域的国际对话与高端人才培养注入了强劲动力;另一方面,学院组织承办多场国际论坛与会议,邀请知识产权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互联网背景下的知识产权治理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并发布了前沿研究成果。 未来,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将继续深入研究知识产权法律与其实际应用方案,力求更好地发挥智库作用,为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学术成果转化、知识产权治理创新提供更多支持,培养出更多知识产权领域的高端复合型法律人才,切实推动新时代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 (穆向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