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3 星期二
打造“共育经纬之才”党建特色品牌
——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工党支部党建引领育人实践
班兰美 莫海燕 潘念萍 王晓迪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工党支部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广西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为重要抓手,严格对标“七个有力”建设标准,锚定“六先四服”党支部建设目标(“六先”是指政治建设为先、清廉作风为先、思想育人为先、铸魂育人为先、文化传承为先、内外兼修为先,“四服”是指服务乡村振兴、服务中国—东盟、服务校企、服务社区),逐步构建起“125”党建工作模式,打造“共育经纬之才”党建特色品牌。该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经纬”理念融入党建与业务工作,通过纵向贯通、横向联动,实现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境外学校、社区等多方主体的深度联合,最终形成“五育联动、资源共享”的立体化育人生态。

  党建引领,铸魂育人守初心

  组织建设“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着力打造“共育经纬之才”党建品牌,作为党建与业务资源的重要平台,推动党建与业务双向融合。统筹组建3支特色队伍:教学创新先锋队、科研攻坚突击队、社会服务先锋岗。教学创新先锋队深化产教融合,联合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将行业标准与真实案例融入课程,组织行业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科研攻坚突击队聚焦区域经济与产业关键问题,由党员教师牵头开展课题研究,反哺教学,推动产学研用结合,服务地方发展。社会服务先锋岗深入乡村与企业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转化实践成果为教学资源,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其服务能力。3支队伍分工明确、协同联动,为后续协同育人实践筑牢组织基础,推动育人工作走深走实,形成具有示范性和推广价值的党建品牌成果。

  双融双促,协同育人显特色

  (一)政校共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平台

  依托“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主动对接地方政府部门,组织党员教师带领学生深入乡村振兴一线,开展助农直播、产业调研、政策宣讲等实践活动。党员教师带头组建乡村振兴实践团,结合专业优势,为乡镇企业提供运营规划、电商培训等服务,组织市场营销团队师生,以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展示罗城山野毛葡萄产品优势,通过线上平台助农销售400吨,销售额超80万元,既解决了销售难题,又激活了当地农业产业。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将思政教育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党员教师指导下,学生团队获创新创业竞赛省部级以上奖项16项,其中,“土里‘萄’金——酿酒毛葡萄种植管理解决方案助力产业振兴”项目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铜奖。

  (二)校行共育“多维联动”的实践平台

  深化与行业协会的合作,邀请行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将行业前沿标准、职业规范融入课程体系。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行业调研、技能认证培训、行业峰会等活动,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党员教师牵头申报省部级课题,获批立项12项(含重点项目4项),获批市厅级课题11项,发表论文42篇,出版教材6本;与多家企业共建20个实训基地及教师实践平台,年均承接企业横向课题11项,技术服务到款额突破35万元,实现教学、科研与行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三)校企共育一体化育人平台

  全面深化校企合作,以“课堂+基地”人才培养模式为抓手,联合广西苏宁物流、广西南城百货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及实践中心,为学生搭建起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平台。在此基础上,党员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发双元课程,将企业真实案例、岗位实操技能融入教学环节,推动教学与实践深度融合。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党员教师团队在教学领域成效显著,获自治区级以上教学奖项9项;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技能竞赛,共获国家级别奖项20项、自治区级奖项65项,学生的专业能力在实战中得到有效提升。建设期内,共为企业输送2700多名优秀毕业生,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

  (四)国际合作共育多元交流平台

  积极推进国际交流合作,与东南亚多所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课程共建、联合培养、师生互访等活动。围绕区域经济、跨境贸易等领域,开发“东盟经济概论”“跨境电子商务实务”等特色课程;建设双语教学资源包,其中,2个资源包获自治区级国际化资源包认定,1门课程入选自治区级国际化课程;输出5门专业及课程标准,为东南亚高校相关专业建设提供参考。通过国际交流合作,学生得以接触国际前沿知识和理念,拓宽国际视野。

  (五)校社共育“经纬人才”培养平台

  系统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打造“经纬讲堂”品牌活动,年均邀请12位行业英才、企业高管走进校园,围绕经济热点、职业规划、创新创业等主题举办讲座,为学生搭建与行业接轨的桥梁。党支部深化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党员教师和学生志愿者开展助老扶幼、政策宣讲、环境整治等活动,年均服务社区居民1200余人次。以职业规划大赛、创新创业竞赛为载体,促进五育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近年来,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表现优异,多人获自治区级以上奖项,逐步成长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经管人才。

  先锋示范,品牌赋能结硕果

  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涌现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教师”等先锋模范,3支队伍协同发力,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教学创新先锋队成绩亮眼。聚焦教学改革与课程思政建设,牵头打造优质教学资源。党员教师获广西职业院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等自治区级荣誉9项,教学团队入选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校长联席会议首批专创融合“金师”团队1个、校级教学创新团队2个及校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获自治区级以上奖项101项。

  科研攻坚突击队实力强劲。依托2个博士工作室,聚焦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联合开展科研攻关。7名教师入选广西科技专家库,6名教师入选南宁市科技专家库,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建言献策,科研成果深度服务产业升级与人才培养。

  社会服务先锋岗积极作为。发挥专业优势,投身乡村振兴与企业帮扶,深入5个乡镇开展产业规划、电商培训,助力打造特色产业品牌;为22家中小企业提供管理咨询、财务审计等服务,获地方政府部门与群众认可。

  经过两年建设,经济管理学院教工党支部“共育经纬之才”品牌成效显著,形成“五育联动、资源共享”的育人生态,实现党建与业务、思政与专业、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深度融合。面向未来,党支部将持续深化品牌建设,创新党建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经济管理人才,为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班兰美 莫海燕 潘念萍 王晓迪)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