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7 星期三
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橡尚”党建再启新篇 “四剂”激发发展动能
贾明明 肖楠

  党建工作是学院建设的“根”与“魂”,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高校学院建设的根本遵循和核心路径。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立足71年橡胶专业办学积淀,将党建与专业特色相融合,通过创建“橡尚”党建品牌,持续加强思想武装、队伍建设、科研赋能,以“四剂”(硫化剂、促进剂、活化剂、补强填充剂是橡胶配方中十分重要的原材料,协同作用下可使橡胶在较低温度、较短时间完成交联,降低成本、提升性能、稳定形状和尺寸)激发事业发展动能。

  创建党建品牌,为“橡尚”发展注入强本固基的“硫化剂”

  学院聚焦“橡尚”党建品牌建设,构建“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协调运行”的党建工作长效机制。树立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通过党建带动、促进中心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努力让基层党组织的“神经末梢”焕发崭新活力,结合实际情况,从教学、科研、服务、学生四个维度建设16个党支部,形成了教工党支部书记与系主任“双轮驱动”的局面。从2017年“五有故事”系列成果获得省市级奖项,到2018年党支部跻身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单位,再到2021年获评“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2022年入选山东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学院形成了“党建促发展”的闭环体系,党的领导在学院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

  筑牢思想根基,为“橡尚”发展注入提质增效的“促进剂”

  学院突出思想价值引领,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凝聚多元力量,构建学生发展培育体系,着力汇聚校外导师、杰出校友、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等多方力量,打造全员育人联动机制。二是开展“橡尚”系列讲坛,邀请优秀校友、知名导师、朋辈榜样,通过座谈、宣讲等方式开展特色教育50余场。三是抓实学风建设多条主线,上好“开学第一课”,有序推进“班主任工作坊”“学情大调研”等活动,着力塑造学生扎实为学、求是创新的品格。思政工作成效显著,“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探析”等多项党建课题获批省市级立项。贾明明等8人获评山东省优秀辅导员、青岛市优秀辅导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等创新创业竞赛捷报频传,涌现出多个优秀集体以及包括国家优秀志愿者、中国电信奖学金获得者等在内的100余名优秀学子。

  深耕队伍建设,为“橡尚”发展注入取精用宏的“活化剂”

  学院坚持党管人才,在“选”“培”“管”上下功夫,打造朴实无华、甘于奉献的“橡尚”队伍。一是在“选优”上下功夫,把好“入口关”。实施“人才强院”行动,设立“伯乐奖”激活全员荐才机制,2024年引进人才刘凯实现《Nature》正刊的历史性突破。二是在“培育”上做文章,把好“成长关”。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定期开展专题培训,确保师德师风建设深入人心,新培育省部级人才2名。三是在“管好”上出实招,把好“保障关”。按照“周期性、常态化、全覆盖”的工作要求,常态化开展教职工教育培训,打造温馨高院。学院先后涌现出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山东省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教学名师、青岛市教书育人楷模等一批先进典型。

  强化科研赋能,为“橡尚”发展注入求新图强的“补强填充剂”

  学院立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党建“加法”,实现业务发展“乘法”,打造“同心、同向、同行”的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机制,将党建工作与学科特色、地方服务、育人使命深度绑定。2025年获批工信部门过亿元项目1项,先后承担国家项目75项、省部级项目78项、企业横向项目47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共计16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5项。以“橡尚”论坛、橡胶年会等品牌活动辐射行业发展,通过校企党建联建,共同打造11个地方经济服务平台,学院相关技术和人才支撑上市公司达7家。推动党员在教学科研、志愿服务一线亮身份,引领全院师生扎根橡胶学科沃土,学院教学科研全面“开花”,院长张建明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教授刘绍峰获2023年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青年奖,教授贺爱华获山东省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教授王秀娟获青岛市青年科技奖,“橡胶工艺学”等多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

  从助力“中国制造2025”到服务地方产业升级,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到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立足橡胶特色,将党建工作的“红色基因”注入学科发展的“专业血脉”,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贾明明 肖楠)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