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朱里街道中心学校结合学生数学阅读现状和教学实际,从阅读内容、阅读方法、阅读兴趣、阅读激励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资源精选 建立数学阅读资源库 学校根据各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和课程学习目标以及内容合理筛选阅读材料,并形成阅读推荐书目。同时将学生年龄特点以及教学现状纳入阅读选择的侧重点。例如,面向小学低年级学生,可选编一些图文并茂的故事性绘本或者趣味性较强的读物,帮助学生喜欢数学、了解数学,初步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形成基本的数学概念;面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增加数学史、数学家画册等阅读内容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学科整合 为学生提供数学阅读方法的指导 (一)课前强化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 学校教师指导学生明确预习范围和要求,标记出教材中的重难点及疑问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引导学生尝试做课后习题,思考本课与之前所学知识之间有何联系,建立知识架构。 (二)课中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创新常规教学课。学校在常规教学课程中融入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主动阅读中体会到数学来自生活实际,加深对数学阅读的理解,激发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例如,在讲授《长方形周长》一课时,教授将《栅栏栅栏围起来》绘本内容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开设数学阅读指导课。学校在数学阅读指导课中渗透“四步阅读法”,即“粗读—精读—回顾—拓展”,引导学生在“粗读”时找到数学信息,在“精读”时梳理各个数据间的关系,在“回顾”时得出阅读结果,在“拓展”时对阅读结果进行反思升华。当学生学会边阅读边思考的方法,在数学阅读过程中就会自主圈画重点、勾画关键词及数学信息,厘清数量关系并将其转化成数学语言,从而更清楚地明白阅读材料背后隐含着的数学本质以及蕴含着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获得更大的阅读收益。 (三)课后加强对学生复习方法的指导 上完一节课后,教师引导学生把这节课学过的重难点内容回忆一遍,再把知识精读一遍,以切实理解课本上的概念、术语、符号、图表、算式等;反思学过的知识,用比较的方法对照同类知识,辨析概念,学会举一反三。随后布置特色作业,除了数学课外书籍的阅读,还会有绘制思维导图及数学连环画等内容,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融会贯通,培养数学思维与创造力。 开展活动 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校根据前期建立的数学阅读资源库,制定各年级阅读推荐书单,要求每名学生至少拥有一本自己喜欢的数学阅读书籍。设计阅读计划单,通过数学阅读计划的填写,引导学生在做每件事情之前学会制定计划。学校围绕前期制定的数学阅读计划,开展“阅读小银行”“阅读集星卡”等阅读打卡活动,让学生在深化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学会对数学文本内容进行准确解读,促进思维转换,从而实现数学自主阅读下的自我提升。教师引导学生对阅读的数学书籍进行回顾,并与自己制定的数学阅读计划相对照,看看自己是否按时完成了计划,从而反思自己完成或未完成的原因,并分享阅读收获,激发学生对数学阅读的热情。此外,教师还组织学生尝试将书本里的数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提炼概括,或者用图画、算式等表述出来,并绘制数学小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推动数学和美术等其他学科融会贯通,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评价激励 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数学阅读评价等级化。学校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建立阅读评价量表,将学生的数学阅读情况分等级评价。 数学阅读评价层次化。学校在重视学生数学阅读积累情况的同时,还关注学生在数学阅读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并将其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即能捕捉文字、图形、符号所表达的数学信息;第二个层次即能对文字、图形、符号所表达的数学信息进行转换,理解材料中包含的数学知识与数学问题;第三个层次即能够体会到阅读材料中渗透的数学思想。 数学阅读评价多元化。学校结合课前预习、课中阅读、课后复习等环节,通过小组间学生互评、学生自评、教师与家长评价等方式,了解学生数学阅读情况。教师则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评价学生数学阅读的进步程度。 潍坊市寒亭区朱里街道中心学校认为,只有真正把握数学阅读的特点,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阅读的魅力。未来,学校将继续引导学生通过数学阅读,学会深度思考,提升阅读能力。 (李华平 高菲菲 刘娜 王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