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要闻
2025-07-18 星期五
聚焦新能源创新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专业群积极服务“产能出海”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针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职教体系的特点,创新“核心框架+本地进化”的国际职教标准本土化发展理论,首创多语种汽车行业资历等级标准,开展“标准共建、资源共享、质量互认、文化互鉴”国际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于2020年形成成果“引进到输出,技术到人文:新能源汽车专业群服务产能出海的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经过5年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引经验、建标准

  创新育人理念

  对标新能源汽车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学院提出了汽车行业资历等级标准构建方法,开发汽车行业资历等级标准,使职业能力标准全面反映产业实际。一是引进英国职教体系,结合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优势,携手小鹏、广汽等车企构建职业能力标准“核心框架”;针对马来西亚、冈比亚等不同国家实际,实施本地进化调整,开发具有所在国特色的职教标准,形成“引入—适应—本土—增值—迭代”的国际化职教标准进化模型:国际职教标准=核心框架(等级标准+产业技术增值)×目标国环境选择函数。二是依托中英、中德等合作项目以及骨干校、广东省高水平专业群等建设项目,融入我国汽车领域职业资格体系和企业手册,对照专业群岗位生涯发展路径,形成具有“能力核心、分类分级”特色的多语种汽车行业资历等级标准。标准涵盖“7级—18个领域—342个能力模块”,能力又细分为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两大类型。资历标准的能力要求描述更准确,能力横、纵向发展路径更清晰,主动适应了行业需求,使课程构建基准更完善,更利于实现能力衔接、学分累积和转换,为贯通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和成人教育提供了依据。

  搭平台、促融合

  创新育人实践

  汇聚华侨、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等多元力量,联合打造汽车职业教育国际化教学资源体系。一是发挥华侨资源整合作用,以侨为桥,“侨行企校”联动成立汽车职业教育国际联盟,实施标准互认、订单培养、资源共建、中外共育。二是对接马来西亚、冈比亚等不同国家,依托资历标准定制本地化职教标准,以“可拆分、可重组、可迭代”的积木形式,国际化人才职业发展从技术员到班组长到技术主管三级岗位,构建“基础—综合—创新”三阶递进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其中,基础能力课程模块(对应资历等级标准1—3级),夯实技术根基;综合能力课程模块(对应资历等级标准3—4级),培养高阶技能;特色创新能力课程(对应资历等级标准4级以上),提升创新水平。以专业技能、中文、通识人文三大模块为核心基础,建设模块化课程,通过灵活拆解、动态重组和精准适配,形成了可定制的课程组合,建成配套国家教学资源库及工作手册式等新型教材。三是依托国家级别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企业产业导师+学校技能大师”国际化混编教学团队,打造精通专业技术、熟练运用外语、掌握国内外法律法规、熟悉我国和合作国文化习俗的国际化师资队伍。

  强协同、双赋能

  创新育人方法

  瞄准新能源领域产业业态,着力提高“伴企出海”中技术与文化素养培养协同度,学院构建“技文融合·双向赋能”的新能源汽车国际化人才培养新路径。一是依托中外合作建设“岭南工匠学院”,实施“中华语言+技术”项目。校企合作编写新能源汽车技术类双语教材,构建以职业场景驱动的分层教学体系。开发AI(人工智能)分级评测工具、虚拟仿真工具及模块化汉语等教学资源,支持多语种切换与场景复现。此外,学院还指导学生参加“汉语桥”、“丝路华语”世界大学生国际汉语大赛,形成“语言赋能技能、技能反哺语言”的闭环。二是依托国家、广东省侨务部门“两基地”,实施“岭南文化+技术”项目。以文化认知驱动教学创新,设立“六艺工坊”、岭南特色文化等文化模块,以“第二课堂”、选修课程等形式与国际学生汽车专业培养深度融合,国际学生可根据自己爱好选择相应文化模块,构建文化与技能相融合的课程体系。三是传播工匠精神,实施“职业素养+技术”项目。将职业规范、质量意识、团队协作等素养模块嵌入汽车技术课程,由产业导师、大国工匠示范标准化操作与职业操守;建设文化馆,展示匠人精神传承;组织新能源转型等主题研讨,强化技术伦理与社会责任认知;运用VR仿真系统模拟高压电系统维修等高危场景,训练学生技术精准性与安全规范性的双重素养,最终形成“以技载文、以文驭技”的复合型工匠成长生态。

  未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着力加强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群国际化人才培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熊嘉逸 郭海龙 张永栋 陈少烽)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新闻·要闻 03聚焦新能源创新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熊嘉逸 郭海龙 张永栋 陈少烽2025-07-18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专业群积极服务“产能出海” 2 2025年07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