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育视窗
2025-07-11 星期五
构建德育生态 激发生命成长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

  在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深信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情景体验中心,一场别开生面的跨学段思政课正上演着奇妙的“时空穿越”——大中小学生佩戴着VR(虚拟现实)设备,在虚拟仿真场景中自由穿梭。他们通过“实景参观+数字重构+理论研讨”的三段式教学模式,让思政课不再受时空的限制,摇身一变成为可触摸、可体验的生命成长“活课堂”。

  2023年8月,由深信院牵头,联合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及各学段学校组建的广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正式立项建设。该共同体以“赏识生命、激励生命、成就生命”的“生命化德育”理论为指引,从工作机制、课程建设、资源开发、实践教学、理论研究五个维度进行建设,通过组织链、知识链、数字链、行走链、内涵链的“五链”贯通,构建起纵向衔接、横向联动的思政教育生态体系。在此基础上,学校进一步搭建交流展示平台、资源共享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和学术交流平台,为师生提供多元化的互动空间,共同打造师师共研、生生共学的课程建设共同体、资源整合共同体、学术研究共同体,为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深信模式”。

  共织“组织链” 建立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

  “一体化不是简单的‘大手拉小手’,而是要织就制度化的协同网络。”深信院牵头的共同体以开放为帆、以联合为桨,在共享互信的航道上锚定“高校统筹—学段协同—多元参与”的三维坐标,将联席制度、集体备课制、跨学段研修制铸成三道稳固锚链,让“目标统一、分段实施、螺旋上升”的工作格局如航船破浪前行。在共同体启动仪式上,10家共建单位共同发布建设任务书,明确“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的递进式目标。

  共建“知识链” 促进各学段教学内容有效衔接

  通过集体备课、交流研讨等活动,共同体组织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起备课、磨课,增强思政课内容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进阶性,推动各学段教学内容有效衔接,开发模块化课程资源,打造大中小学衔接的主题课程,开展优秀课例展示活动,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其中,共同体围绕“赓续传承特区精神 讲好改革开放故事”这一主题,开展“同上一堂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共建单位教师围绕主题呈现递进式课堂,探索“感知—认知—探究—思辨”的四阶育人培养体系,并形成系列教案、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包,在共同体内部推广使用。

  共享“数字链” 搭建思政课资源共享平台

  依托深信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情景体验中心,共同体构建了“虚拟仿真+知识图谱”的数字资源体系。情景体验中心拥有六大模块虚拟仿真资源,供共同体建设单位师生使用,让学生深入了解“大国外交、文化自信、法治中国、生态文明、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六大模块内容,通过沉浸式技术让抽象理论“可触可感”。更具创新性的是,共同体开发了思政课知识图谱智慧教学资源。该图谱梳理各学段核心知识点,聚焦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革创新精神、法治意识四大主题模块,构建由浅入深的知识体系,旨在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培养其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法治意识。共同体通过结构化、系统化的方式梳理课程知识网络、整合教学资源,打破各学段之间的教学壁垒。通过网络云平台,共同体师生可以共享教学资源,拥有更加高效、便捷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共创“行走链” 有效链接社会“大课堂”

  “同学们,在这座展馆里,哪件展品最能体现深圳的改革创新精神?”在华强北博物馆里,大中小学生正在参加共同体组织的“行走的思政课”。大学生作为“小讲师”,引导中小学生观察从“山寨”到“创新”的产业转型展品,这种“学长带学弟”的模式,让不同学段学生在互动中深化认知。共同体系统规划了家国情怀、科技创新、绿色生态、法治体验4条实践路线,将博物馆、科技馆、法治教育基地等社会资源点“串珠成链”。在“科技+思政”实践活动中,小学生参观博物馆种下科技创新的梦想,中学生在讲解员的讲解中理解创新原理,大学生则结合专业分析科技伦理问题。这种分层设计的实践活动,使思政教育从课堂延伸到社会,形成了“行走的思政课”品牌。

  共研“内涵链” 推动思政教育一体化理论研究

  共同体成立由高校专家、中小学骨干教师组成的理论研究团队,系统探索“生命化德育”理论与思政课一体化的融合路径。在实践中,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立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5篇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为主题的论文形成专栏发表。这些研究不仅关注“如何教”的方法问题,更深入探讨“为何教”的价值命题,为共同体建设提供理论指南。理论研究反哺教学实践成效显著:在2023年、2024年,共同体连续两届在广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展示交流活动中获得省级一等奖,团队教师指导的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荣获国家级别特等奖。

  如今,共同体的创新实践正在产生广泛的辐射效应。共同体除了推进内部建设工作,还与对口帮扶高职院校牵头的共同体联合开展交流活动。在省级名师工作室交流中,共同体牵头高校教师向50余所学校分享建设经验;在革命老区寻乌、瑞金的集体备课活动中,其“五链贯通”模式得到同行的一致认可。共同体教师为80余所中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开展专题培训,将一体化建设经验推向全国。“科技+思政”实践教学活动被多家权威媒体报道,引发社会对思政课改革的广泛关注。此外,深信院牵头的共同体还广泛与广东省内外共同体开展交流活动,增强课堂融合效度。例如,与赣州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第四联盟体联合开展的“山海携手 共话实践 携同育人”活动,有效推动跨区域资源整合,探索实践教学衔接机制,促进不同区域思政教育协同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模式正在反哺基础教育,让大学的理论资源直接服务于小学生的启蒙教育、中学生的政治素养提升,形成了“高校引领、中小学跟进”的协同发展生态。

  未来,共同体将深化数字技术应用,依托深信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情景体验中心升级虚拟仿真设备,开发数智资源,让学生在沉浸式交互中理解理论内涵。同时,共同体也将拓展跨区域实践联动,形成“区域特色资源共享库”。此外,共同体还将完善理论评价体系,构建“生命化德育成长图谱”,形成可量化的评价模型,持续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输出“深信模式”的创新经验。

  (张一鸣 孙汀 高军)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育视窗 08构建德育生态 激发生命成长 张一鸣 孙汀 高军2025-07-11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 2 2025年07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