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2 星期三
落实“四到位”夯实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根基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经过3至5年持续努力,基本建立覆盖全员、功能完备、保障有力的服务体系,为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坚实保障。构建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和人民属性,需要以机构、人员、经费、场地高标准落实为根基,充分发挥“四到位”的基础性保障作用。

  深刻领会落实“四到位”的必要性

  高标准落实“四到位”要求是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机制改革的有力抓手。统筹优化机构职能和资源配置、调整人员结构、完善经费分配和管理使用、加强场地保障等,是推进高校就业体制机制改革的题中之义和有力抓手。更好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提升就业治理效能,必须建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构建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服务的可及性、专业性和均等化水平,必须打造过硬的就业工作队伍,扩大经费资源投入,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加强场地等硬件条件支持,全方位强化基础保障。

  高标准落实“四到位”要求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坚实保障。“四到位”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础条件。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已成为我国城镇新增就业绝对主体,预计今后十年高校毕业生总量还会持续增长,促就业任务十分艰巨。当前,各地就业工作基础还不平衡,通过落实“四到位”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能够有效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转型升级,全方位保障提升就业工作质量水平,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局稳定。

  准确把握落实“四到位”的逻辑内涵

  服务机构统筹协调就业服务工作。机构到位居“四到位”首要地位,发挥着统筹协调作用。当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设有专门机构,负责就业工作。为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建强省级教育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支持鼓励高校设置独立就业服务部门,有效发挥职能作用,形成促就业合力。

  人员队伍推进落实就业服务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随着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扩大,思想观念和就业选择更加多元,对个性化、精准化、专业化服务需求日益增长,需要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过硬的就业工作队伍推进落实。因此,必须按照毕业生一定比例配齐建强就业工作人员,确保招聘组织、咨询指导、就业监测、就业研究等各项工作有专人负责。特别是就业指导教师,更加需要政治可靠、业务能力突出的职业化、专业化人才,精准把握学生需求,提供有情感、有温度的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经费、场地支持保障就业服务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既要服务国家需求,又要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需要坚实的组织基础和充足的经费场地保障。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迫切需要扩大经费投入,须按照学费一定比例安排专项预算。同时必须坚持绩效导向,充分发挥经费监管职能作用,不断提高经费使用效益。配备专业化、智能化招聘宣讲、笔试面试、指导培训、创业孵化场地设备,确保就业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高标准落实“四到位”要求的实践举措

  高规格建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就业服务机构的设立既要符合新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现实需要,也要满足学生对高质量就业服务的期待。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2003年学校成立了独立正处级建制的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设有4个处级岗位编制,聚焦就业市场资源开发、指导培训帮扶、监测预警评价等工作内容设置4个科室,有效统筹协调优质资源,全维度提升就业服务精准度的基本要求。2013年,学校成立了就业创业教育研究院,形成理论与实践双线互促的工作机制,引领推动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超常规打造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就业工作队伍。配齐配强就业指导教师和就业工作人员是夯实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关键。学校坚持超常规建设就业工作队伍,所有就业指导教师都具有相关专业博士学历,实施职务、职称、职级“三线晋升”,目前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就业工作人员中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占比超过40%。学校就业指导教师在全国首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荣获课程教学赛道金奖,学校“生芽”咨询室获评全国高校首批职业生涯咨询特色工作室。

  大力度实施就业优先的经费和场地支持政策。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既需要充足的经费和场地为基础,更需要确保场地空间的功能丰富性和智能化。学校始终坚持每年按比例足额划拨就业工作经费,并积极争取社会资源支持学校就业工作。在场地建设方面,学校建有集招聘宣讲、生涯咨询、沙龙讲座、面试试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独立就业大楼。学校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赋能毕业生就业工作,配套数字化智能化设备,打造标准化、一体化、数智化就业新空间,全面提升了学校就业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高教周刊·招生就业 05落实“四到位”夯实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根基 常青2025-07-02 2 2025年07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