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时代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安康学院为解决体育教育专业重技术、轻多元能力培养的问题,构建了“一师三员·学赛融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 “一师三员”是指培养合格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及能够胜任裁判员、教练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岗位的体育人才。“学赛融合”则强调构建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竞赛体系,以赛促学、以学促行、以行促效,营造积极向上的体育氛围,全面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 精准发力,多维破解人才培养难题 锚定方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学校“一师三员·学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体育教师教学能力为核心,将裁判员、教练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能力列为必备专业能力。这一清晰目标的确定,为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革新、实践活动开展等教育教学改革指明方向,确保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同频共振。 协同共建,创新多元育人模式。学校依托学科专业优势,积极搭建多方合作桥梁,构建校地交叉互动的育人新格局。与安康市体育中心打造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拓展学生实践锻炼空间;与安康市教育体育部门联合设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裁判员培训基地,助力学生获取专业资格认证。通过整合各方优质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为学生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生态。 优化课程,对接岗位实际需求。学校依据就业岗位要求,运用倒推法,秉持“有用、有效、对接”原则,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全面优化。综合相关课程内容,提升知识系统性;精简冗余部分,提高教学效率;删除与实际需求脱节的课程;增加实践教学和实用课程。加大术科课内实践学时占比,促进教学与实践深度融合,让学生在实操中掌握技术、提升教学能力。同时,以培养学生胜任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为目标,合理调整理论与实践课程课时,增加“体育保健”“运动营养”等实用课程,使课程设置更贴合实际工作场景。 强化实践,践行“五个结合”原则。学校实践教学环节严格贯彻“五个结合”原则。一是课内外结合,拓展学习场域;二是校内外结合,拓宽学生视野;三是专业实践与社会服务结合,让学生在服务社会中锤炼专业技能;四是技能培训与考取证书结合,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五是专业实训与就业结合,为学生顺利就业筑牢根基。学生通过参与校内外体育竞赛,培养训练能力和裁判能力;借助服务行业企业及社区体育活动,提升社会体育指导能力;在城区学校教育见习中,采用“师徒制”,开展“影子教师”跟岗培训,强化教学能力。此外,学校明确要求学生毕业时需取得教师资格证书、1—2个裁判证书、1个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或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 学赛融通,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学校积极推动体育课教学、体育社团活动、体育竞赛融合发展。以课程教学为主阵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向学生传授运动技能;以体育社团为重要舞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小组合作教学”“学生教练”等创新方式,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以体育竞赛为检验平台,全面考查学生运动技能水平。体育社团与竞赛的优秀成果又反哺教学,促进教学中师生角色转换,有效破解了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 创新驱动,彰显模式独特优势 理念革新,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学校“一师三员·学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聚焦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凝练出了“教学+‘训练、裁判、社会体育指导’”一核心三必备的专业能力体系,打破体育教育专业仅专注教学的思维局限,树立了“大体育人才”观念。理念革新使人才培养直接对接岗位需求,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明确目标,实现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的重要转变,与新时代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高度契合。 体系重构,优化人才培养架构。学校以培养“一师三员”能力为核心,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重构。在课程体系方面,纳入“裁判训练”“裁判实践”“社会体育指导”等实用课程,删减与就业关联度低的课程,增强课程实用性;在课外实践方面,通过学生社团、专业竞赛、专项训练等多元路径,全方位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在师资建设方面,通过培养“双师型”教师、开设“双师”课程、外聘优秀体育人才等方式,打造校内外师资共同体,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 方式创新,实现多元培养融合。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方式,通过构建课程群和推进课外实践多路径发展,实现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同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学生可依据自身兴趣选择专项,结合学业导师制,实现了群体培养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融合。此外,学校还借助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课程和专业技能训练,鼓励学生考取相关证书,培养不同体育项目的人才。 成果丰硕,模式推广成效显著 能力跃升,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学校“一师三员·学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学生专业能力。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体育竞赛中获奖人次持续增长,在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大赛中屡创佳绩。就业数据亮眼,近3年,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70%以上投身体育教学工作,约5%选择读研深造,15%在健身俱乐部和体育产业公司就业,5%选择自主创业,就业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在陕西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和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录取率位居前列,展现出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理论沉淀,教研成果广泛传播。基于人才培养需求,学校体育学院教师出版多部高质量教材,如《体育教育专业导论》《健康教育概论》等,使用效果良好,其中两部教材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被全国20余所高校选用,获得广泛认可。教师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深入阐释“一师三员·学赛融合”能力培养的理念与实践路径,引用率和下载率较高,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经验辐射,模式影响持续扩大。学校“一师三员·学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在陕西省内外高校广泛传播。众多同仁前来交流学习,专业负责人也多次受邀到陕西省内外高校分享人才培养经验,许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借鉴这一模式,充分彰显了其示范引领作用和推广价值。 安康学院“一师三员·学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理念创新、体系重构、方式革新,有效破解了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难题,显著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丰硕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这一模式为体育教育专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形成了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郭西魁 吕仙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