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3 星期二
辛勤耕耘 俯拾仰取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东山小学劳动教育剪影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东山小学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五育”融合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培育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把劳动的种子根植于学生心中。学校创新构建“课堂内+课堂外”“劳动+研究”“体验+感悟”螺旋式上升特色课程体系,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让学生在劳动的同时播撒欢乐,在采获之中撷取美好。

  整体构建,“五元”联动——重塑劳动价值观

  针对有教育无劳动、有劳动无教育等问题,学校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学校立足章丘地方特色,整体构建了“行政推动、教研牵动、学校行动、基地互动、家庭带动”的“五元”联动区域推进模式。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坚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生活、生存技能,在动手动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国家课程与基础课程相融合

  学校将劳动教育课程与学科课程、德育课程进行充分融合,并纳入学校课程表,形成了以“当家立事、躬行践履、巧夺天工、耕耘树艺”四类课程群为主的劳动教育课程。分年级开发、建构劳动教育体系,注重学段衔接和知行合一,强化道德实践、情感培育和行为习惯养成,使学生在立体化、全方位的劳动教育实践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劳动的内涵和品质。

  一、二年级以劳动启蒙与感知劳动乐趣为主题,通过“当家立事”课程群培养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通过“躬行践履”课程群,如“基地探索”“精彩课堂”“绿水青山”“幸福收获”“亲子乐园”等,主要开展基地生产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三、四年级以习惯养成与价值观塑造为主题,开展各类寻访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引导学生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六年级以劳动品质培育与增强服务意识为主题,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十项”,主要培养学生的活动组织能力与社会服务精神。

  (二)传统劳动与科学创新性劳动相融合

  强化校内劳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学校共开设“校园绿化与种植类、红领巾监督岗、手工制作、班级卫生、社会实践劳动”五类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师生共同参与。在校内广场开发管道种植技术,划分包干区,开辟班级、学生绿植“责任田”,在新校区四楼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重视劳动任务分配与检查、评比、反馈、表彰各环节的落实。与此同时,学校积极拓展校外劳动实践平台,充分利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研学旅行等平台,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做好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转变家长对孩子参与劳动的观念,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安排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强化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

  爱劳善创,“悦”动“悦”美——劳动体验正当时

  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以培养“真”品质的合格社会人为根本目标,将德育、劳动教育、家庭教育融合在一起,切实将劳动教育落实到行动中去。围绕学校劳动教育四大课程群,打造“未来小管家”劳动实践活动,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活动,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爱劳动的品质,艰苦奋斗的精神,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育时代新人,在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劳动观。

  (一)“当家立事”课程群

  生活即教育,劳动促成长。孩子们在家务中大显身手,一张张可爱的笑脸,闪耀着劳动后的满足。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等特点,开设“当家立事”课程群,从“个人起居类”“家居整理类”“家庭餐饮类”“手工制作类”“家庭种植类”五个方面列出不同年级的劳动教育清单,分段开展一系列以“劳动美”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此外,学校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及时将活动的图片、视频、文字资料上传到班级群,有了榜样的示范,孩子们的劳动热情更加高涨。幸福存在于生活之间,生活存在于劳动之间,劳动不仅仅为生活所必需,更是造就幸福的源泉。

  (二)“躬行践履”课程群

  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学校设置了“躬行践履”课程群,让学生在季节更替中感受着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在劳动中用心阅读着大自然,耕田、锄草、植树、播种……家校合作,师生在家委会的组织下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别具一格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三)“巧夺天工”课程群

  劳动的火炬,照亮学生的心灵。学校开设了“巧夺天工”课程群,学生把劳动的欣喜折入纸张,制作成一张张多彩斑斓的折纸画;他们把艺术缝进扣子,拼贴成一幅幅色彩绚丽的扣子画。蜡染社以草木染、扎染和蜡染布料为原料,染衣、裁布、造物。学生坚持原创设计,自己动手制作香囊、药包,在生活中接触中草药,感受其魅力,他们用一双双小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定格在每个人的心间。

  学校成立了以“我爱非遗”为主题的社团,深受学生喜欢。剪纸、刺绣、陶艺、十字绣、衍纸……非物质文化遗产带领学生在扎、染、刻、绣中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共享新生活”为主题的社团活动散发着活力与生机,编织、豆贴画、绕线画、烘焙、泥塑……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在劳动中设计生活、感受生活。

  (四)“耕耘树艺”课程群

  学校开设了“耕耘树艺”课程群,构建了“耕耘树艺 俯拾仰取——种子”综合实践课程体系。从“生命的种子”“艺术的种子”“文化的种子”“美德的种子”四大课程内涵出发,开发了“觉醒—萌发—初露—深耕—葱茏—采获”“种子”系列课程。组织师生种植太空种子并定期进行观察,并填写太空种子观察记录表,一张张记录表寄托了他们对生命的渴望,记录了他们的坚持和成长。一幅幅别具一格的天然粘贴画,绽放出一朵朵绚烂的艺术之花!

  润行赋能,勤思细评——科学性管理评价

  为充分发挥劳动教育课程的德育功能,学校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运用“红领巾奖章”等形式激励学生,制定《劳动课程评价方案》《劳动成长手册》等评价标准,评选出“劳动之星”,并进行全面的成果展示。学校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全面客观地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

  “星霜荏苒,居诸不息”。云程发轫,初日自“东”。东山小学在知行合一中,走出了一条以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带动学校发展的特色之路。青云万里,辛勤耕耘,俯拾仰取间,师生收获了劳动之乐;稼穑蓬勃,梦想熠熠,躬行践履齐奋进,师生携手共赴劳动教育的诗与远方!(金靖)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育展台 12辛勤耕耘 俯拾仰取 金靖2025-05-13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东山小学劳动教育剪影 2 2025年05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