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2 星期一
党建引领 “双高”赋能
——烟台职业学院智能制造系助力青年书写技能报国新篇章

  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项的领奖台上,烟台职业学院智能制造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韩文灿高举金牌。这名21岁的青年,手握“机械制图员”“增材制造设备操作员”等多项高级技师证书,累计荣获国家级别、省级技能竞赛奖项50余项,成为职教领域“技能报国”的先进典型。诸多奖项背后,是烟台职业学院智能制造系以党建为引领、以“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为根基、以产教融合为路径的系统性育人实践,更是新时代职业教育赋能青年成长、服务区域产业升级的生动缩影。

  党建领航

  激活青年成长“红色引擎”

  智能制造系构建“党建+”育人体系,将“三全育人”元素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创新组织架构,筑牢“青春堡垒”。作为山东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智能制造系党总支创新“党支部+项目”“党支部+社区”的组织模式,在学生组织、志愿服务项目中建立党团支部,形成“个十百千党团工作站”,辐射带动2000余名学生。300余名党团员骨干以“五社联动”模式整合社会资源,承接团组织专项、基金会等公益项目,入选全国大学生遵义会议精神志愿宣讲团,获评山东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实践团队。工作站负责人被授予“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齐鲁和谐使者”称号。

  发挥先锋引领作用,铸就“工匠之魂”。实施“强师工程”,通过“青椒工程”夯实教学基本功、“工匠工程”强化“双师”素质、“拔尖工程”培育科研能力、“名师工程”打造行业影响力、“领雁工程”引领团队创新,打造教师发展“立交桥”,打造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山东省教育系统共产党员先锋岗”。教师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山东省技术技能大师”等18项省级及以上荣誉称号。

  “双高”赋能

  搭建青年“岗课赛证”成长阶梯

  作为承担国家“双高计划”专业群系部建设主体,智能制造系以“岗课赛证”四维融通为抓手,打造“课程—实训—竞赛—认证”全链条培养体系,构建全环境立德树人新格局。

  推进课程改革,瞄准“赛事高地”。学生熟练掌握中望3D、SolidWorks等工业软件,成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领域的领军者。构建“校—省—国家—国际”四级竞赛体系和高水平导师团队,指导学生冲击高水平赛事。近3年,学生在国家级别技能竞赛中获奖34项,获得省级奖项97项。

  深化产教融合,锻造“金师金匠”。与恒邦集团等16家龙头企业共建“教师企业实践工作站”,以职称评聘等杠杆指导教师每年不少于2个月进驻企业生产实践,实施“进站遴选—在站管理—出站评价”培养机制。教师团队突破超精密主轴等3项“卡脖子”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工作站获批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工作站”和省级“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年培训收入550万元。学生通过“工学交替”模式参与企业技术攻关22项,为企业节约20%的生产成本。

  技能报国

  践行青年使命担当

  智能制造系面向高职学生实际,实施“工匠培养千日计划”,实现个人职业生涯“人生出彩”,走好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分层培养,赋能学生由“工”变“匠”。实施“工匠培养千日计划”,做好学生“千日成长档案”,从学生入学规划到实习岗位对接、成长成才,及时反馈,全程跟踪。韩文灿的成长路径也被纳入系内“拔尖创新人才库成长档案”,获得跨学科课程选修、与头部企业“大师工作室”结对等专项支持,近期在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成长赛道)荣获金奖。毕业生全部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涌现出200余名企业技术骨干,成为服务区域制造业升级的中坚力量。

  坚守技能报国初心,锤炼“精锐力量”。毕业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该系近2万名毕业生中,300多人创办的企业年产值超过千万元,2000多人参军入伍,涌现出“全国技术能手”姚海锦、“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邢永永等杰出代表,践行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铮铮誓言。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智能制造系让青春奋斗与新时代“双向奔赴”。从韩文灿的“技能人生”到智能制造系的“育人矩阵”,一条清晰的逻辑链浮现:以党建凝聚精神力量,以“双高专业”建设夯实专业根基,以产教融合对接产业脉搏,最终让青年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人生价值。未来,烟台职业学院智能制造系将继续以“站室共育”深化校企合作,以“名师+团队”激活创新动能,以“工匠培养千日计划”培育更多技能人才,让更多的“韩文灿”在智能制造的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的职教力量!

  (杨正丽 杜宗霖 张金鸣 宫晓峰)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高校新风 11党建引领 “双高”赋能 杨正丽 杜宗霖 张金鸣 宫晓峰2025-05-12 ——烟台职业学院智能制造系助力青年书写技能报国新篇章 2 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