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2 星期一
青岛理工大学
党建赋能 校企协同育栋梁

  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青岛理工大学钢结构教师团队以全国样板支部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校企联建、思教融合、专业赋能”的创新路径,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开辟了崭新天地。

  党建引领

  筑牢团队建设根基

  作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团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党建引领团队建设,凝聚人心、汇聚力量。通过定期组织党员教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专题学习、研讨交流、主题党日等活动,引导党员教师深刻认识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在团队建设中,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学科研队伍。老教师以身作则,传授教学经验和科研方法;年轻教师充满活力,积极创新,为团队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党建引领,团队成员在思想上高度统一,行动上高度一致,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校企联建

  赋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近期,团队精心策划的“企业专家进课堂”活动成为校企合作的新亮点。多名企业专家走进直播课堂,以“第一视角”“第一现场”的形式展示实际工程中的成果应用,让学生清晰地看到知识落地生根的过程。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智能建造团队高级工程师王修军带着“天工开物”成果多次进入直播课堂,展示了“天蝉”住宅施工机器人在智能建造中的应用,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工程现场,专业认同感大幅提升。青岛理工大学设计院总工程师杨晓明将绿色建筑结构体系中新型钢构件的设计和应用成果带进课堂,颠覆了学生对设计院的传统认知,让很多学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一名学生课后表示:“通过总工程师杨晓明的讲解,我改变了对设计院的认知,原来设计院不仅是设计、画图的地方,更是创新的前沿阵地。”

  近年来,团队积极探索校企联建新模式,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校企联建,实现了企业案例与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理论联系实践,实践促进理论,推进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校企双方通力合作、取长补短,将共建活动建设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兼有科技、实践特色的交流平台,有力推动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思教融合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团队坚持定期组织教研活动,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共同攻克教学难题,探索出党建、思政、团队、课程、教材“五位一体”课程平台的建立路径,将价值引领贯穿教学全过程。团队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不断创新,先后荣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副高组“二等奖”,省级一等奖、二等奖。团队成功获批两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打造了可示范、可复制的育人模式,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筑牢了思想根基。

  企业工程师和专家在参与授课时,不仅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还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为学生讲述行业的发展历程、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他们在工作中所秉持的职业精神和承担的社会责任。这些生动的案例与深刻的感悟,让学生深受启发,进一步坚定了在专业领域深耕的决心和信心。

  专业赋能

  点亮学生职业发展之路

  校企联建的每一次直播课,都是一次专业赋能之旅。授课结束后,企业专家会为学生留下珍贵的“赠言”,照亮学生在专业道路上前行的方向。学生不仅能够从课堂上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能通过企业实践和专家指导,了解行业前沿动态,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这种全方位的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在毕业时具备更强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潜力。许多毕业生在进入企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展现出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受到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内钢结构龙头企业用人单位的好评。

  展望未来

  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

  未来,团队将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促教学、促科研、促发展。同时,将继续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与更多知名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等活动,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再上新台阶。

  (安琦 李军 王乐生)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育展台 12党建赋能 校企协同育栋梁 安琦 李军 王乐生2025-05-12 青岛理工大学 2 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