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30 星期三
蓼子花开 芬芳满园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特殊教育学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探索

  在素有“江湖都会,水陆通津”之称的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生长着一种生命力顽强的蓼子草,因其开红花又称蓼子花。即使天寒地冻,它亦能开出火焰般的花朵。而在蓼子花盛开的古渡口,航行着一艘名为“湖口县特殊教育学校”的渡船,它以“渡”为梦,以“智”为篙,提炼出蓼子花精神,即“相互扶持、顽强成长的协作精神,不畏辛苦、自强不息的奉献精神,不畏险阻、沧海横渡的拼搏精神”,并将其融入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引导学生磨炼意志、锻炼能力、提高技能,实现自立自强。

  蓼子花劳动教育筑起学生幸福人生基石

  特校学生融入社会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拥有一技之长。学校以“渡人渡己、文化启智”办学理念为引领,将蓼子花精神渗透到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之中,筑牢学生幸福人生基石。

  分层确定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和内容。学校着眼学生未来发展,细化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和内容,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获得一技之长,拥有安身立命之本。低年龄段注重生活技能训练,开设日常打扫、洗衣服等课程;中年龄段注重培养学生基本劳动技能,开设蓼子花种植技术、蓼子花护理等课程,高年龄段开展职前教育,开设蓼子花手工皂制作、书签制作、花束制作等课程。

  改进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方式,建立劳动教育科学有效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组织各类劳动技能竞赛,评选劳动之星,建立学生劳动实践档案,搭建劳动成果展示平台,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获得感和自信心,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立体化劳动平台托举学生走向自强人生路

  学校以省级重点课题“县域特殊教育学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的探索”为契机,探索劳动教育与班级管理、课堂教学、家庭教育的融合之道,搭建立体化劳动平台,将劳动教育和能力培养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活动和社会服务全过程,实现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全覆盖。

  一是搭建班级管理浸润平台。学校通过班级家长期待调查,了解他们在学生劳动方面的期待和诉求,以此为基础,每个班级结合各班学情,制定本班班级劳动文化建设方案,将劳动教育活动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例如,在一日班级活动中,将劳动教育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从早上入校开始,到下午放学结束,把劳动教育做到实处。同时结合学校举行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

  二是搭建班级生活实训平台。学校将日常生活、班级事务等纳入课程体系,依托劳动课程进行班级卫生打扫,锻炼学生基本劳动技能;组织种植劳动活动,评选种植小能手、养护小能手,通过洗盆、挖土、播种、施肥、浇水等环节,既能进一步锻炼学生劳动能力,也能让他们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快乐;设立食堂值日岗,评选食堂帮厨小能手,组织学生动手布置食堂文化、帮厨分拣蔬菜、打扫餐厅卫生、维持就餐秩序等,使学生提高生活技能,体验劳动快乐,培养劳动品质。

  三是搭建家校共育平台。学校开展家校共育大讲堂,指导家长在家庭环境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劳动过程,让家长能清楚意识到劳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家校协同开展劳动教育,持续巩固学生的劳动技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

  四是搭建社会劳动平台。学校成立蓼子花志愿服务队,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活动;组建蓼子花文艺队,参加九江市第四届“展诗词之市荣光 诵九江名城风韵”古典诵读暨寻庐讲坛听众喜迎新春活动,受邀亮相湖口县新业态第一届联欢晚会,精彩的情景剧《听我说谢谢你》和学生史令德的钢琴独奏《童年的回忆》赢得观众好评;组织学生参加湖口县“一顿饭的陪伴”关爱人之老志愿服务活动等,在输出与输入的良性互动中,让学生实现精神成长,获得能力提升。

  业精于勤,改革实践成效显著

  学校以智为马,以勤为径,培养出一批如史令德、王桥辉等生活自理、多才多艺、品学兼优的学生;校长邹小红在九江市2023年“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被聘为江西省特殊教育评估评审专家,获评九江市助残公益宣传爱心人士;教师王姗姗、辛婧在九江市2024年“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等;学校先后获得江西省特殊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九江市文明校园、九江市师德师风示范校、九江市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持教育初心,砥砺深耕,持续优化教育教学方法,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为每一名特殊儿童幸福人生筑基,为每一个家庭幸福圆梦,用大爱和智慧书写特教事业发展新篇章!

  (邹小红)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改风采 11蓼子花开 芬芳满园 邹小红2025-04-30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特殊教育学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探索 2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