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30 星期三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
依托“一体两翼三融合”提升思政育人成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以下简称“教研部”)遵循新医科与新文科建设发展理念,以学科的交叉融合为方向,依托学校坚实的中医学专业基础和丰富的医学人文资源,深入推进“一体两翼三融合”中医药专业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创新探索与实践,发挥好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梳理教学改革思路,明确教学改革目标。教研部科学梳理中医药专业英语教学创新思路,将培养学生的“中医药国际胜任能力”和“中医药文化传播能力”作为中医药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着重融合“传承大医精诚”“坚守医者仁心”和“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等理念,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医药人才。

  教研部针对学校专业英语课堂学时有限、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内容融合度不足以及课程评价体系单一等问题,科学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确立了德技并重、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突出了专业融合、文化传承的教学实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融入专业教育,在提升学生中医专业学习自主性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坚定文化自信。

  教研部突破了课程思政仅限于课堂教学的传统观念,将“传承大医精诚”“坚守医者仁心”“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的“三融合”理念贯穿整个教学流程,构建了课程思政“学习—讨论—应用—评估”闭环,通过结合横向评价(终结性评价)与纵向评价(形成性评价),以及质性评价(能力培养)与量性评价(语言测试),实现了对学生国际传播能力、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等能力、知识、综合素养的全面评价。

  重构教学育人模式,凸显教学价值引领。教研部通过重构专业英语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将课堂教学的重点从单纯的语言和文化输入与实践,转变为重点培养学生的“中医药国际胜任能力”和“中医药文化传播能力”,凸显了中医药专业英语教学的价值引领作用。

  在课程设计环节,教研部精心挑选与自主学习相关的教学资源,设计预热活动和讨论环节,巧妙融入“传承大医精诚”“坚守医者仁心”“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等思政内容,实现初步渗透。

  在课堂教学环节,教研部在进行语言和文化教学的基础上,加大思维能力教学的比重,将“三融合”理念贯穿课堂实践和输出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思政内容的深入渗透。

  在课后复习环节,教研部紧扣“三融合”理念,通过互评、自评和组间评价等方式,在课堂及课后实践活动中,提供明确的评价指标和量化分数,确保思想引导贯穿教学全程,助力中医药专业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抓实“第二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特色驱动。教研部契合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培养目标,抓实“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实现中医药专业英语教学的特色驱动。

  教研部创新设计基于智慧教学平台的“第二课堂”教学环节,科学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超星学习通、iWrite英语写作平台、批改网和i学平台等多种智慧教学工具有效融入中医药专业英语教学中,既推动中医药专业英语课程的信息化转型,也显著提升学生的中医药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实现中医药专业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双重目标。

  教研部不定期组织中医药文化专题研讨会、座谈会,鼓励学生运用掌握的英语知识进行深入讨论和交流,拓宽其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引导学生理解不同语言背景下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提升其文化传播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打下坚实基础。为高质量完成2025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志愿服务保障工作,教研部及时开展赛事志愿者英语培训活动,带领学生学习医疗救援以及反兴奋剂专项英语交流,并开展相关的情境模拟演练。

  提升教学队伍实力,强化融合创新实效。教研部强化党建引领,建构“党建+专业英语课程思政”新模式,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和党建活动等一系列方式方法,打破了课程思政仅在学科内部独立运作的局限,显著拓宽了教师视野,打造了一支复合型教师队伍,实现了组织育人与课程育人的有机结合,提升了思政教育融合创新的协同效应。

  教研部充分发挥以赛促改、以赛促教的作用,进一步健全外语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使教学和育人目标相契合,全面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组织开展年度教师教学设计大赛暨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教师积极参与,将比赛当作展现自我的平台和实现自身发展的“必修课”,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融入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等,以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吴迪)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改风采 11依托“一体两翼三融合”提升思政育人成效 吴迪2025-04-30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 2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