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坚持“行诚信正道,育商务英才”的办学理念,深刻领悟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精神,以教育评价指引教育发展方向,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多措并举构建反馈与激励并重的多维英语教学评价体系。 夯实英语教学评价基础 学校深刻认识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在教育事业全局中的重大牵引作用,不断增强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改革的精神和奋进的姿态,推动贯彻落实教育评价改革的各项任务,有效夯实英语教学评价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以系统改革、破解问题为导向,持续推动人事制度、内部管理、体制机制“三项基础性改革”和以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导向的学校治理改革行动,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管理目标体系和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师生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组织召开《重庆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若干措施》专题宣讲会,重点围绕教育评价“为什么改”“改什么”“如何改”进行详细分析,要求全校上下深刻领悟精神,将各项举措要求落实到学校办学治理和教育教学评价改革实践中,不断推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真正落地见效,提高教育评价改革服务能力和水平。 召开教师代表座谈会,教师聚焦“我为师生办实事”这一主题,从教科研工作等方面提出多项意见和建议,建议学校进一步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建立健全更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破解教育教学难题。 在学校领导的深切关怀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已成功申请成为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点,为学生参加考试提供了充足的便利,同时也为英语教学成效增设了一个评价标准。 优化英语教学评价体系 学校着力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实行“校级全职督导+校级兼职督导+院系督导+学生评教”相结合的多维教学质量监测模式,每期会对优秀的教师进行表彰,并在教师评优评先、职称评审和岗位晋升时合理运用考核结果,着力加强教学过程管理、规范教学行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从多角度、多层面共同发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开展“3+X”创新实践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社团活动、技能大赛等为载体,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等融入学生活动中,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实践”“四位一体”的育人体系,为扎实开展英语教学、提升学生英语水平拓展新平台。 学校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评,赋权学生,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学校通识教育学院职场英语教师多教师协同,曾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大赛高职组英语口语赛项非英语专业组二等奖。2024年,面对新赛制,通识教育学院领导和教师共同发力,面向全校学生开展重庆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校赛选拔活动,通过学生海选和教师推荐两种途径,最终确定4名参赛选手参加大赛。在教师的协同努力下,这4名学生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和优良的职业素养斩获金奖。 强化英语教学评价队伍 学校重视英语教师队伍建设,以“成就学生、淡泊名利,严谨治学、求真求实,教育报国、振导社会”为教师团队建设的灵魂,多举措帮助教师成长,鼓励他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在学校采用新教材后,英语教学队伍采用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制度,通过有效的教师协同,设计了根据不同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重难点、教学对象等灵活变化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师生合作评价,构建了多维度、多主体、全过程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模式,创建出有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探究英语学习的教学环境,实现高质量的英语教学,稳步提升了学生职场通用英语素养。英语教学团队成员获得学校“课堂革命”一等奖。 学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职场通用英语教师团队深挖教材蕴含的思政元素,采取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教学及评价模式,将实事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和能力及英语应用能力,教学团队成功完成了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立项与验收,英语教学整体效果显著提升。 确立以项目引领带动教师团队成长的教师发展路径。通过教师教学能力大赛、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设等项目,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交流、共同发展”原则,形成骨干教师帮扶年轻教师的特色。从“一对一”指导、教学交流、职业规划指导、优秀教师经验分享等方面,骨干教师全方位“传帮带”,进而增强年轻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升职业竞争力。 通识教育学院通过多教师协同,组建了两个团队参加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国际化微课教学大赛,参赛人员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以国际学生作为授课对象,以职业技能和中华文化作为教学内容,喜获佳绩,展现了学校教师出色的教学能力、教学思路及新技术应用能力,彰显了学校“双高”建设的成果。 (欧国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