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新增部分,是当下课改的一个亮点,也是教学实施中的一个难点和痛点。引领教师更好地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是校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把握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本质 什么是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体验和兴趣,围绕某一研究主题,以本学科课程内容为主干,运用并整合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开展综合学习的一种方式。跨学科学习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跨学科主题学习具有主题性、开放性、整合性、创生性等本质特征。 为什么要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一是课程价值重建。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强化课程的协同育人功能,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二是学习方式重构。强化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推进综合学习,促进知识的结构化和学科实践。三是学习内容重组。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力求教科书不再是学生的全部世界,而是将世界变为学生的教科书,将社会变为学生的大课堂。四是学习形态再造。促进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情境下的复杂问题。 跨学科主题学习中教师如何站位?教师必须正确处理本课程内容的系统性与实践性、综合性的关系。既要立足学科立场,又要照顾相关学科,从本门课程出发,观照学生的完整生活,看到并处理好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将本门课看作统一的育人课程体系中的一门课程,发挥应有的作用,并与其他课程分工合作,协同完成育人任务,将国家课程方案的育人“蓝图”落地为本课程教学的育人“实景图”。 打造跨学科主题学习精品案例 跨学科主题学习占用的课时虽少,但引领着分科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即如何在分科课程的背景下实现教学的实践化与综合化。因此,校长在理论学习把握本质的基础上,要给教师搭建“脚手架”,以框架引领教师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丰富师生教与学的体验,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例如,我校开发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框架主要包括名称、适用年级、学生特点、学习目标、学习任务或活动环节、方法途径的提示、总结反思的要求、活动延伸、本主题的设计思路说明等9个要素。实践表明,框架引领能提供基本的操作范式,教师容易上手,消除畏难情绪,进而逐步形成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新常规”。在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能给教师融入学科特点进行“二次开发”留有余地。还能引导教师重在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并在学习过程中看见学生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与分科学习不一样的表现,促进教师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的改变,更新教学理念。 学校要基于此打造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精品案例,有效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开展。以例说“事”,讲述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故事;以例说“法”,揭示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方式方法;以例说“理”,阐述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基本原理;以例说“人”,揭示跨学科主题教学如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实现跨学科课程协同育人。 扩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成效 统筹兼顾、有序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既要善于“跨出去”,又要善于“跨回来”。 善于“跨出去”的意思是,在掌握基本框架及优秀案例引领的基础上,在全校全学科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帮助教师进一步认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本质,提升开发跨学科课程的能力。 比如我校的“迎端午,赛龙舟”跨学科主题学习微课程,课程设计以赛龙舟(体育学科)为主线,跨语文、科学、音乐、劳动、美术等学科。课程实施按照“做龙舟”“知龙舟”等流程展开。在学习评价环节,以学生所解决的问题为评价要素,以外显的行为表现为评价证据,依据评价量表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如“做龙舟”的观察点主要包括了解龙舟制作原理、团队合作制作龙舟、龙舟试水等。学生的高峰学习体验是将外在学习活动转化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纽带,通过此次学习,学生们深深体悟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这个案例基础上,我们梳理总结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策略:一是主题的提炼要以新课标为依据,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将跨学科主题学习置于具体的学校、家庭、社区情境中,在“有意思”的基础上更“有意义”;二是内容的整合要注重有机性、进程性、综合性、创造性等特点;三是学习的推进,注重实践性、结构化、进阶式、反馈性等要点。在学校教师培训大会上,该团队向全校报告了这个案例,不仅很好地激励了这个教师团队,也对全体教师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所谓高效“跨回来”,第一层含义是回到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目标,包括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培养学生基于多学科视角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主题意义的体悟等。学习目标既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出发点,又是归宿。第二层含义是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中,运用跨学科主题学习获得的体悟,在学科内也“跨”起来——促进学科内综合课程开发和综合学习的展开,进而促进国家课程的高质量实施,这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压舱石”。在学科内的“跨”,要加强知识与知识的联结,促进知识结构化;要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结,促进学以致用、用以致学、学用结合、知行合一;还要加强知识与学生精神成长的联结,促进学科素养的提升,实现课程育人。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联合学校总校常务副校长、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