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学生开展“吟诵经典,舞动诗韵”跨学科主题学习。学校供图
|
当“跨学科主题学习”进入到学科中,成为学科课时的“10%”,这意味着在国家课程的话语系统中,跨学科成为学科课程与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中小学阶段,跨学科主题学习为学生们提供将不同学科知识融合、激发创新创造、培育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契机。 然而,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并非易事。如缺乏明确的定位与系统的顶层设计,往往会导致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资源浪费和效果不佳。此外,中小学还需要面对如何合理设置学习目标、优化课程设计、整合资源等诸多挑战。 中小学要明确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定位 当下广泛探讨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应该区分狭义和广义,否则会引发歧义。很多学校并没有明确地认识到这一点,由此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误解。 狭义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在一定程度上特指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指出的“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反映在学科的课程标准中,大多数学科都划出了特定的内容,这其实是本次“双新”学科课程内容创新的一种重要载体。虽然统称为“跨学科主题学习”,但事实上这里的“主题”是一个泛称,纵观各学科、年段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具体形式是非常多样的,有问题、任务、项目、活动等。2024年以来,诸多学科新教材都通过各种方式将跨学科主题学习纳入到教材的逻辑结构中,至此,这一“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准”的内容载体真正落实到了“新教材”中。 广义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则泛指学校中各种以主题、问题、项目等方式进行的综合学习。在“双新”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出现之前,学校中就广泛存在着这种意义上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比如综合实践活动,有些学校是以主题的方式来落实的;比如校本课程,有些学校会将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打通进行主题化的处理。总之,学校往往会根据自己的育人目标、校情特色构建相应的主题系列,这种类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宽泛,形态多样,带有“校本”的特征,一般是在学校的特色课程、校本课程、德育、综合实践活动等领域,与课程标准、教材关联不大。 综上所述,第一种跨学科主题学习基于课程标准,落在学科课程,带有统一性,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必须做的;而学校自己构建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基于学校的校情、生情,带有特殊性,有灵活性,是学校自身意愿的体现,是可以选做的。在“双新”的视角下,两者的开发和实施方式有共性,但也有张力,课时总是有限的,需要学校在有效落实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校本创新。 中小学推进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挑战有哪些 基于上述探讨,在推进本次“双新”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时,学校首先碰到的冲击在于,原先习惯于“校本”“特色”的设计思路与当下课标倡导的“标准”“系统”的设计思路存在差异。 在第一种思路下,学校的推进只涉及少数教师、“边缘”时间,做一些体验活动、考察、研学,或者是研制一些校内读本、手册,围绕重点关注的特色如地理文化、航空航天等做一些学习资源。虽然也带有“跨”的性质,但其实更多的是“综合学习”,设计相对比较容易。 本次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其实代表了一个新的思路。当其进入到课标后,意味着要进入学科,是素养导向,需要深入研读课标与教材,明确各科必做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什么,面上要涉及全体教师,落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上,也和以往的多学科任务设计,以活动体验、搜集和整理资料等不同,带有非常鲜明的“解决问题、设计项目、形成成果、深化理解”的特点,对各学科的统筹要求更高,需要纵横考虑与学校的育人目标、已有特色、现有课程资源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各学科之间是否可以整合开展。 这种全局性的课程实践不仅考验校长的课程和教学领导力,还考验这所学校课程机制以及教师的课程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样一来,问题就集中在:第一,一些教师群体“跨”的意愿、意识与能力不足。习惯于分学科教学的教师,缺少“跨”的意愿;部分有意愿想要尝试的教师,可能由于缺少相应的培训和强有力的支持,对什么是好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实际的课堂样态、目标的把握、学生的支持不到位,开展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第二,一些学校跨学科主题学习所需要的课程机制还不够灵活。目前学校核心运作的课程机制是应对分学科的,相应的资源配置、绩效考核、教研安排等也都是为了尽可能保证学科教学的开展和质量。即使是学科内部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也意味着需要更多、更灵活的教研时间、备课时间,同时还需要其他学科的适度支持,需要较为灵活的课时机制、资源调配机制等。 第三,一些学校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评价定位比较模糊。目前学校中的评价主要围绕学科知识和能力构建,相对比较清晰,而跨学科主题学习不仅涉及学科,还涉及探究过程、团队协作、创新思维等跨学科素养方面的评估,这些素养是否需要评、如何评、评完后如何用、如何与现有的学科评价整合,对学校而言都是有待攻克的难题。 中小学要做好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顶层设计 跨学科主题学习带来了新的学校发展和课程创新的机遇,新课标要求的主题设定和校本的创新实施之间并不矛盾,两者相辅相成。校长可通过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进一步有效地利用10%的课时,在进行学校顶层规划时至少需要考虑两条线: 第一条线,对“必须做”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进行分析。这条线的分析必须基于课程标准。各学科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跨学科主题范畴,系统界定了不同教育阶段、学科领域在跨学科主题实践进程中的核心任务指向、预期学习成果以及精准评价指标体系。学校在开发跨学科主题学习时,要基于这些课程标准,对各课程标准中所推荐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目标、主题、任务、项目进行梳理,从而明确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方向,这些是学校将课标所推荐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进行校本化处理的基础。其中,有一些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容已经进入了学科教材,对这一类同时在课标和教材上都予以强调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学校应该优先予以落实,对这条线的分析还需要引导每个学科深入思考。 第二条线,对“已有的”学校育人目标、课程框架、发展特色、课程资源进行分析。这条线的分析事实上是要作出课程决策,要在何种程度上将跨学科主题学习纳入到学校的课程架构中,在何种程度上根据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容重新调整、替换学校原来设计的一些跨学科的课程与内容。比如,学校如果原来做的是艺术与生活类的跨学科课程,那么在新的艺术、劳动、信息技术类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下,是否还是原来的内容,与现有的课程标准如何衔接? 这两条线的分析要同时进行,相互协调,通过这两条线,事实上是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与学校整体发展之间关系的再明确,至少要澄清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第一,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为学校整体课时中的10%,要厘清与学校育人目标之间的关系。校长要有整体观,国家提出用学科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创新精神的培育、实践能力的激发等是其整体指向,在学校的育人目标中应有所体现。第二,厘清跨学科主题学习与学校整体课程架构之间的关系。哪些适合纳入到学校原来的课程主题架构中,哪些适合在学科内部做,哪些是对学校现有的课程主题架构产生了冲击需要调整。学校要在明确跨学科主题学习核心目标的基础上进行校本创新,在素养目标不变的基础上,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情境是可以变化、丰富、充实、裁剪的,可以选用更适合本校校情、学情的项目、任务。第三,厘清跨学科主题学习与学校学科建设的关系。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开展并不会冲击学校的学科建设,反而对其有所助力,在解决复杂真实的问题中,更有利于学科建设向整合、前瞻的方向发展。第四,厘清跨学科主题学习与学校课程制度和资源之间的关系。学校课程制度、资源的调整需要配合跨学科主题的重点领域,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同时,跨学科主题学习所带来的学科交叉领域也会是人工智能、创新技术运用的聚集点,需要结合学校的数字化转型一起思考。 结合这两条线,我们会发现,虽然跨学科主题学习看上去是10%的内容,但给学校的课程创新提供了契机,也给学校的育人方式变革进入到学科中提供了契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顶层设计要基于国家课程内容进行校本创新,促进学校在教与学、课程资源与管理上的整合探索。 (作者系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副所长、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综合实践活动专委会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