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师范学院牢固树立“人才以用为本”的理念,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首要位置,围绕“四个坚持”,不断探索人才使用的新机制,真正使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充分激发人才活力。 坚持党建引领 激发人才干事创业活力 学校高度重视对人才的政治引领,通过党建激发人才干事创业活力。 2023年,黄梅戏文化传承与创新教师团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校创新性设立黄梅戏文化传承与创新教师团队党支部,通过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实现党支部组织工作与教师团队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发展。 深入实施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着力把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成为新时代高校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骨干力量,为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学校高度重视青年党员的发展工作,开展开放式组织生活活动,引导青年人才“听党话、跟党走”,着力把优秀青年博士吸收到党组织中来。 做好各类人才的教育培训和国情研修工作。先后组织150余名博士赴湖南长沙、湖北洪湖等地开展国情研修活动,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湘鄂西苏区革命历史纪念园、湖北大柴湖移民纪念馆等地开展现场教学。 坚持机制创新 打造人才特区 学校以创新为导向,大力加强人才特区建设,积极破解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人才特区在育才、引才、用才、留才机制上大胆创新,围绕建团队、引人才、立项目、出成果靶向发力,充分发挥其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 学校以院士工作室建设为契机,成立了大别山地质资源与环境研究院,目标是建成湖北省一流、国内领先,以地理学科为主,地质学、教育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创新平台,在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院实行院长负责制,定期向学校汇报工作。研究院由执行院长代表院长开展日常工作。执行院长实行聘任制,由院长推荐、学校选聘引进,实行合同管理。院士团队成员采取预聘制,实行“一人一策”、“一人一议”、合同管理。 打造人才特区,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提升学校科研实力水平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学校连续3年科研经费过亿元,一大批高显示度科技成果相继涌现,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日益彰显。 坚持因人施策 拓展人才发展空间 定制专用实验室。学校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建立500平方米专用实验室,充分发挥其产业化潜能,助力学校在全固态电池固体电解质关键材料与技术基础研究与产业化等方面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 设立专项科研平台。外国语学院的一名博士长期致力于应用语言学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好成果,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为激励其取得更多具有影响力的成果,学校为其设立专职科研岗,建立研究中心,组建科研团队。 持续建设“融园·台籍博士之家”。依托“湖北省台湾青年就业示范点”,为来自台湾的教师提供贴心服务,帮助他们迅速融入学科团队,以黄师为家,使他们安心在黄冈追梦、筑梦、圆梦。近3年,这些教师获批省部级以上项目17项,其中国家基金项目2项。 坚持立足地方 引导人才在服务黄冈中建功立业 学校出台《服务黄冈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与黄冈10个县(市、区)、近千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与市直单位共建大别山乡村振兴研究院等智库平台8个,在黄冈市龙头企业设立博士工作站12个,选派58名高层次人才挂职科技副总、博士服务团,300余名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开展技术服务,提升自身能力。 生物与农业资源学院教授郑永良对大别山区野生适生性食药用菌,如栗蘑、羊肚菌等,进行种质选育与品种改良,指导麻城市木子店镇村民种菌菇,书写了大别山版“山海情”,作为科技特派员代表受到湖北省通报表扬。 “编制在学校、工作在企业,岗位在学校、研发在企业,人才在学校、转化在企业”的产教融合模式被多家权威媒体报道,写入《黄冈市深化产教融合若干措施》文件。 学校“湖北省一流、全国知名”高水平师范大学的目标定位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发展机遇。黄冈师范学院通过党建引领、机制创新、因人施策、立足地方综合施策,做到对青年教师“更多信任、更好帮助、更有力支持”,优化了学校科学用才的环境,人才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人才效能得到持续增强。 (朱泽民 宋文生 徐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