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构建健康中国宏伟蓝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华北理工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凭借其独特的医工融合和产学研一体化办学优势,积极探索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聚焦养老服务领域,打造精准化、动态化、智能化的康复医学教育体系,强化跨学科的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为康复医学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并为行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有力支撑了我国康复医学事业的进步。 坚持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华北理工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为河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并设有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点。学校致力于护康养融合与多学科交叉建设,依托医工融合理念和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精心构建了康复医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康复治疗学专业课程团队建立了开环式人才培养体系与转化型人才培养机制,紧密围绕提升老龄化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目标,强化了跨学科教育、实践经验研讨、科技创新培训、心理健康培训、老年人护理技能、创业与管理培训、社区参与和志愿服务、持续学习以及国际交流合作等多个关键环节,持续优化并提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创新康复教育发展,构筑创新科研高地 近5年来,学校康复治疗学专业秉持创新引领、实践育人的核心理念,在课程体系构建、科研平台搭建及“第二课堂”拓展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在课程体系创新方面,成功打造并获批2门国家级别一流课程与2门河北省一流课程,以及5门河北省创新创业课程,这些课程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为专业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科研方面,获得了国家级别科研项目5项、河北省科研教学项目14项,并荣获省部级奖项6项;同时,获批建设了河北省康复工程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普教育基地以及河北省老年护康养培训基地,促进了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的有效转化。在教学创新领域,在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充分展现了教学创新与实践的优异成果,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康复治疗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放眼京津冀,打造智慧康养平台 放眼京津冀,华北理工大学建立了河北省首家集产学协同与医工融合于一体的老年康复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充分整合了京津冀地区康复医学及相关学科的优质资源,以全生命周期医学管理为核心,成功构建了一个集健康与康复研究于一体的智慧康养产学研发平台。实验室与天津大学、保定泰和智慧康复机器人研发实验室及北京思灵机器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高端机构紧密合作,共同致力于智能化老年康复器具的开发、精准化老年疾病康复治疗方案的探索、数字化康复评估技术的创新、多功能康复机器人的研发以及远程化老年康复辅助设备的推广等医疗应用领域,全面开展老年智慧康养的基础与应用研究。通过搭建实践平台,有效提升了老年康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水平,科研成果与实践经验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作出了一定贡献。 深化产教融合,激发科研创新活力 华北理工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紧跟时代步伐,推动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精心打造康复医学教育的创新生态系统。聚焦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的难点,努力突破瓶颈,不断优化专业架构与平台建设,实现了教育资源与科研创新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双向促进。护理与康复学院成功揭榜河北省十大领域“机器人+”应用“揭榜挂帅”项目1项,获批教育部门产学项目7项,以及国家、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共计38项;发表了70余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在国家、省级创新竞赛中荣获奖项超过30项,其中“智行科技—智能下肢康复系统”荣获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创业类)二等奖,“FRS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面肌评估与训练系统”获得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创意作品项目智慧社区(大学)组二等奖。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及协同育人等多个维度,华北理工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均取得成果,已累计培养出超2000名康复医学专业人才。华北理工大学在2024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康复治疗学专业)中脱颖而出,荣登第36位,显示出专业实力与办学水平。 展望未来,华北理工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将持续探索创新之路,致力于培养更多康复医学领域的杰出人才,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为推动我国康复医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车鹏程 窦娜 齐丽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