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30 星期三
山东省荣成市:
非遗民俗撬动县域美育向“新”而行
  石岛草编技艺非遗传承人于红珊来到荣成市实验小学,现场传授技艺。

  林海珍 摄

  荣成第二十三中学的学生在渔家号子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用非洲鼓传唱渔家号子。

  林艳春 摄

  “哎伊来哟,握紧绳呀哎,趁好天呀,多打鱼呀,鱼满舱呀!”随着刚劲豪迈的渔民号子声,石岛渔家大鼓铿锵有力响起,青春稚嫩的脸庞瞬间变得正气凛然,一幅渔民搏风斗浪、敢为人先的渔家精神图景徐徐展开……近期,山东省荣成一中“三渔文化”社团迅速火“出圈”。

  如何让质朴的非遗民俗活跃起来,为学生的成长能量引流,实现精神养正、直抵人心?“欲观真面目,须向海中行”——让我们一起“向东向海向荣成”,一探究竟。

  1

  逐“荣成文脉”而行,塑造师生精神根脉

  秦皇汉武“朝舞之地”封疆拜日赋予山东荣成鲜明的文化标签,悠久的历史资源、深厚的乡土文脉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撬动县域美育浸润向“新”而行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我们立足荣成县域文脉,以非遗民俗的传承创新为核心,以美育浸润为切入点,构建审美能力、人文素养和项目化研究的线上线下、课内外的非遗民俗美育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认知体验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家乡之美,形成滋养一生的精神根脉。”荣成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王晓洁说。

  小初高全学段以学校所在地“一刻钟区域”为半径,走出校园、走进村落,通过走访非遗传承人,翻阅《荣成市志》、村史村志等书籍,实地探究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遗址和民俗等,以下沉乡土的方式调研乡情,深度挖掘非遗民俗资源,寻求县域美育浸润的资源支点。

  通过梳理分析调研资料,各学校对美育融合课程实施、师资力量和全学科教学等现状进行了自我诊断,形成精准的分析报告;邀请省市县不同层面的专家团队走进学校,结合分析报告,基于学校在地优势资源进行多元深度剖析,与学校共研共探,助力学校构建基于校情、不同学段的全学科美育浸润课程。其中,荣成市实验小学挂牌成立“荣成市非遗保护中心研学基地”;荣成一中成立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渔文化”社团,被授予“荣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称号。

  2

  追“山海耕牧”而行,为美育浸润添柴加薪

  上墨、铺纸、拍打、拓印,一条鲳鱼跃然纸上,学生们踊跃上手,尝试拓制技艺;经典选段引人入胜,学生跟着渔家秧歌传承人学台步、练身段;面塑、布老虎、剪纸制作精美,学生们在展台前流连忘返,探寻着心中的好奇……“文脉流芳 乡土情深”寻美荣成活动现场热闹欢乐,既有趣又接地气,孩子们沉浸其中。荣成三面临海,孕育了独特的体现北方渔业、农业发展和胶东历史变迁的非遗文化和民俗活动。

  二十四节气“活化”非遗。节气是中国人认知宇宙的知识体系和实践,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荣成渔民祭海习俗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正式命名为“渔民开洋·谢洋节”,每年谷雨举行。

  荣成市实验小学的市级公开课上,振奋人心的渔家锣鼓声响起,随着传承人李永喜走进课堂,现场观众齐声唱起,“嗬来嚎,嗨——嚎!”气势如虹。“我们以‘渔民开洋·谢洋节’为切入点,基于二十四节气山海耕牧的缘起,开发了二十四节气非遗STEAM课程。”校党支部书记鞠文玲说。

  课程赏析阶段,学生通过网络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历史、发展现状及历史价值和现今价值;调查走访阶段,学生走进海洋牧场、田间地头,访谈村民了解二十四节气与农耕、潮汐变化和海洋耕牧的关联;体验实践阶段,学生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或装饰画表现二十四节气,用中国画写意花卉、蔬果和动物小品的形式描绘二十四节气;创新阶段,学生用漫画手法创作体现二十四节气的“印象·荣成”,从大雪节气东楮岛的海草房到谷雨时节盛大的祭海仪式,有学生自己参与不同节气农事劳动场景等。

  “基于学生参与山海耕牧较少的现状,二十四节气与学生的生活形成了深厚的认知屏障。我们整体通过STEAM课程与地域非遗民俗融合,将二十四节气降了‘维度’,同时与美育课程融合关联,在‘降维’的减法中,实现非遗与美育的深度融合。”荣成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滕志浩说。

  打造非遗美育融合课堂。海草房罩着海潮气,海蛎子长在礁石上,海藻冒着嫩芽,甚至嫩芽上的纹路都清晰可见……大家惊叹巧夺天工之时,石岛凤凰中学的学生们正在“胶东传统海味花饽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作室里,动作娴熟地揉、搓、团、画,制作花饽饽版“布鲁维斯号”。

  “胶东花饽饽是荣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让花饽饽进入课堂,成为我们最大的困扰。”石岛凤凰中学党支部书记刘昌刚说。学校在引导学生了解花饽饽蕴含的民俗文化后,邀请非遗传承人走入课堂,传授传统非遗花饽饽的制作工艺,引导学生体验传统民俗的魅力。实践阶段,学生们将美术课程中的彩塑课与花饽饽的制作整合,制作出动漫版的学校吉祥物;创新阶段,学生与非遗传承人、教师等一起探究如何让面塑作品易于保存、不产生裂纹、色彩不消褪。

  中国之美藏在乡村民间的传统手艺里,非遗是美育课堂的“加油站”。“学生在非遗美育融合课堂上感知、认知非遗美学,感悟非遗项目承载的乡土民俗文化内涵、历史底蕴,达成育人功能。”荣成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美术教研员鞠文强说。

  从日常美学到书画艺术创作。开心农场里,荣成第二十一中学的学生们正在玉米地里奋力掰着玉米棒,把一些干净匀称的玉米棒小心放进身旁的尼龙袋子里。“看到这个场景,大家可能会感到不解,其实这是他们的‘宝’,家里的蒲团,餐桌上的隔热垫,书桌上漂亮的杯垫、笔筒可都是用这些‘宝’——玉米皮做成的。”该校党支部书记苑红卫说。

  传统手工艺渔网编织有900多年的历史,荣成的渔网修补技艺有百年的历史,明末清初在渔网修补技艺的基础上,衍生出荣成草编非遗,如笆斗、十二生肖、花草等,各种精美的草编制品广受人们喜爱。

  学校课程开发团队走进草编非遗传承人的家中,参观草编的制作工艺后发现,草编材料芦苇叶、蒲草叶、棕榈叶需要到池塘附近寻找,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资源逐年减少。学校创新性地将草编非遗美育课程延展至综合材料编织,与美术课程整合,将草编的平编、纹编、勒编、砌编、缠编五种传统技法整合到综合材料(玉米皮、麦秆、彩色纸绳、塑料彩带等)中,创新出形式多样的自制生活用品,这就出现了学生将玉米皮视为珍宝的一幕。荣成市第二实验小学将麦秆画与书法融合,用麦秆制作出巨幅毛泽东诗词,实现草编从日常美学向书画艺术作品转变的创新。

  3

  聚“非遗之光”,点燃美育动力引擎

  理草、铡草、润草、和泥、苫草、封顶,蜊江小学的学生们正在娴熟地为微型石头房苫海草屋顶。“垒石为墙,覆草为顶”,早在一千多年前,荣成渔村就有了海草房,它如诗画般静静矗立,见证着渔家生活的变迁,被誉为“中国民居的活化石”。“我们从建筑特色延伸至文化价值,来解密海草房,用乡土文化勾连乡愁,贯通乡土审美认知,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蜊江小学党支部书记李晓刚说。为了传承古老的苫海草房技艺,师生走进渔村百年海草房,实地研究海草房的建筑特点;聘请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用小石块、水泥垒出微型海草房的房体,用小木条榫卯结构搭出房梁、屋顶,最后用“六步法”完成苫海草,历时数月制作成可以带在身边的“乡愁”——微型海草房模型。

  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县域校家社携手挖掘协同育人合力,文化再生则需要好的沃土和生态。一条七彩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将荣成岛、滩、泉、湾等串联起来;非遗民俗与人文景观、红色文化、海洋生态等“破圈”同频共振。“从碧海蓝天、耕海牧渔、民俗记忆到非遗民俗传承创新,从非遗赋能到县域品牌打造,我们不断在非遗民俗中融入新时代文化基因,将非遗民俗与当代生活有机融合,塑造出‘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教育文化符号,盘活资源的同时让教育扎根文化自信,在跨界、融合、创新中,为县域教育创造新的‘助力点’和‘增长极’。”荣成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志刚说。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荣成市教育和体育局)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体育美育 04非遗民俗撬动县域美育向“新”而行 林艳春2024-10-30 山东省荣成市: 2 2024年10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