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7 星期二
构建教育数字化新生态让成长清晰可见
重庆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党总支书记 梁科 本报记者 黄璐璐 采访整理

  2024年是重庆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建校10周年。学校发展的10年,见证和经历了中国教育数字化的飞速发展。

  重庆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地处西部(重庆)科学城,作为重庆师范大学和重庆高新区校地合作的一所学校,如何服务好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国家战略?如何交好数字校园建设新答卷,办好老百姓身边的学校?作为学校党总支书记,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2014年建校伊始,面对新学校、新教师、新学生的困境,重师附小抢抓全国教育信息化机遇,积极参与“三通两平台”建设,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备课、教研。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校教师成长时间、课程体系建设时间极大缩短,2017年,学校开始了以“平板教学、翻转课堂”为突破口的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

  信息化让学校尝到了甜头,也更加坚定了师生转型发展的信心。2018年,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学校在翻转课堂的基础上,以网络备课、网络教学、网络教研、课堂教学与教学资源共享为抓手,积极探索课堂教学向智慧课堂转变。

  学校超过96%的教师形成信息化备课习惯、交互式网络教学使用率达98%……重师附小积极拥抱数字时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从传统教室向智慧学习环境转型、从经验型教学到融合型教学转变。重师附小通过网络平台,与对口帮扶区县学校城口鸡鸣小学、沿河小学等协同发展。也是在这个阶段,学校开始承接教师国培、市培项目,至今保持每年50余场,重师附小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浙江、广东、新疆、云南等地来访团的一致好评。

  2022年,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启动实施,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乘势而为,推进学生综合评价改革。

  重师附小依托学校“智慧云平台”,构建“智雅评价”体系,协同校家社为学生进行“数字画像”。在教学端,创新运用学生个人终端,打造“课前精准测、课中交互学、课堂及时练、课后个性推”学习新样态,在不改变学生传统纸笔作业的基础上,通过高速扫描仪和后端平台试点精准作业,着力让新技术、新路径、新方法成为学校的枢纽型、结构化变量;在服务端,借助数字手环完成身份认证、打卡签到、定位监控、健康监测等,分析学生校内轨迹、热力分布、静息心率、运动状态等数据,监测学生的健康状况、活动热图、兴趣爱好,及时联通平台管理端、教师端与家长端,实现学生状态实时确认、安全实时预警。2023年,学校入选重庆市第二批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

  数字时代,智能技术飞速发展,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爆发式发展,重师附小坚定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综合用好科研院所、高校资源,在学校三至六年级全面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在每周二到周四下午的社团课程中,开设机器人编程、C++编程等各年级社团9个,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搭建平台。同时,学校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用好科技周、小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等平台,打造科学教育特色,学生的科幻绘画作品《欢迎来到月宫重庆站》入选第二届天宫画展。在2023年国家综合素质测评SEED项目中,重师附小的学生被评为“综合卓越发展型”。2024年,学校入选教育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办好老百姓身边的好学校”这一朴素的办学愿景逐步照进现实。

  10年来,重师附小秉持“因生而动,顺性扬才”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数字化优势,推动数字教学、数字评价、数字管理“三维联动”,促进“教—学—评—促”一体化发展,打通激发学生内驱力和链接学校数字网络的“最后一公里”。当前,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重师附小将深耕教育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化教育新生态,让学生成长清晰可见,为学生的未来奠基。

  (本报记者 黄璐璐 采访整理)

  【链接】

  440亿次

  截至2024年7月,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总浏览量超440亿次,访客量超过31.67亿人次,访问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2年

  2022年3月28日,教育部举行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启动仪式,强调要以“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为总要求,坚定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