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媒介的教育活动,旨在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质,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强国建设的征程中,鞍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院、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模式、开展丰富的美育实践活动等措施,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艺术人才而不懈努力。 夯实学科基础 提升专业素养 优化课程设置。学院根据政府部门、学校和市场用人单位等对专业人才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与期望,不断优化课程设置。例如,美术学(师范)专业增设自主发展课程的设计与综合素养模块课程,并通过多种实践形式,全面提升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书法学(师范)专业开设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等书法技法课程,书法史、书法美学等书法理论课程,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在全校通识课中开设书法鉴赏及书法实践类课程,着力提高学生的书法创作能力和实践水平。环境设计专业除了设置“室内专题设计”“景观专题设计”等传统专业课程外,还有针对性地增设涵盖艺术美学、人文历史、生态环保等跨领域知识的综合素养提升模块,以及让学生在实战中掌握设计流程与方法的项目实践课程,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专业竞争力。开创“专业教师+传承人”的全新教学团队模式,开设中国民间美术与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两门课程,以更加多元的课堂教学,以动态展演的形式将非遗技艺展示给学生,为构建区域性美术非遗课程体系而努力。 创新教学模式。学院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院、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贴近市场需求,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和创新教育。例如,产品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采用项目导入式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翻转课堂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学习和掌握设计知识和技能;鼓励学生参与企业的设计项目和社会服务项目,如产品研发、产品改良设计、包装设计、品牌策划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参与各类设计竞赛和创新项目,有力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和竞争力。视觉传达专业紧跟数字媒体技术、摄影摄像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加强对数字媒体设计、交互设计、虚拟现实设计等领域的研究和探索,将先进的技术手段与设计理念相结合,提升学科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大数据时代对行业的需求;与国内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和就业要求。摄影专业及时引入新的摄影技术和设备,让学生掌握先进的摄影技能;重点把短视频策划、社交媒体运营等知识内容引入课堂和实践,强化学生的跨媒介应用能力。 坚持立德树人 涵养综合素质 注重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学院积极开展专业思政改革,将课程思政元素深度融入专业教学,鼓励学生关注国家政策、社会需求与社会热点,在艺术实践中融入文化元素和现代科技,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专业能力的设计人才。例如,开展“翰墨书写新时代、雷锋精神代代传”主题师生书画展,推动美育与红色文化教育融合、专业育人与美育协同,彰显鞍师人发挥专业优势、弘扬雷锋精神的责任与担当;举行国学诵读比赛,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感受国学经典传承的魅力,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举办“科技美育——AI科普与时尚设计”学术讲座,以学科交叉的方式打开学生的创新思维,助力学生艺术与科技融合,在深刻认识当下时代发展的基础上创作出具有时代精神的优异成果;组织学生前往海城澄州书院参观“墨舞新天——全国十城市书法篆刻联展”,拓宽学生书法艺术视野,提升学生艺术修养。以“行走的美育思政课堂”在里仁美术馆开启新生的开学第一课,将人文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实践,充分发挥学校专业场馆的优势,将更多专业艺术资源转化为美育资源,积极引导学生爱党报国、爱校荣校,自觉做到“知行合一、博雅兼上”。 注重多元文化活动开展。学院定期开展艺术作品展、文化服务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美、创造美,推动全校美育蓬勃发展。与鞍山市教师进修学院、鞍山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美术学科送教下乡 师生共绘家乡”活动,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让美育课堂焕发活力,以艺术教育赋能乡村校园文化,激发青少年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积极响应鞍山市政府部门号召,凭借深厚的艺术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实践经验,承接鞍山市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的部分重要任务,让更多学生了解和关注文物保护工作,共同守护好我们的历史瑰宝和文化传承。以“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为抓手,走进铁东区解放街道荣誉社区开展“传承雷锋精神,共建美好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运用自己的艺术特长、交流设计思路为社区的墙画上“新衣”,既提高志愿者的创新能力,又营造社区的艺术氛围。 加强师资建设 引领学生成长 学院多措并举,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组建专兼结合的美育教师队伍,为培养更多优秀艺术人才、服务地方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拓展教学思维。学院以中心组学习研讨、主题党日活动、“三会一课”等多种方式,持续开展以“教育强国 鞍师何为”为主题的推动高质量发展学习研讨,围绕美学、书法学等专业的人才培养、学科发展、专业建设等领域,深入思考“应干什么”“能干什么”“怎么干好”,明确学科发展方向和目标,深挖特色教育教学的潜力,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与措施,推动人工智能、AI教育课堂以及科研改革等多方面变革,全方位提升教学与科研水平。 提升教学能力。学院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通过定期组织教学沙龙、专题讨论、听课评课、教学观摩等形式,开展集中式与分散式相结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开展课程思政专项“结对子”活动及主题讲座,“结对子”教师们共同强调了思政元素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深入到每门课程中,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组织参加鞍山市义务教育美术新教材培训会,聆听高质量的专题讲座,学习如何将新教材的学习内容、学习任务与地方文化特色相结合,搭建以情境活动为载体、以问题思维为核心的学习空间,让艺术课堂成为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乐园,为鞍山市义务教育艺术教学注入新活力。 (王以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