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高校新风
2025-09-20 星期六
深化产教融合 培育新时代应用型人才
—— 大庆师范学院构建多元协同人才培养新体系
大庆师范学院校长、党委副书记 张平

  当前,我国处于产业结构加速升级、经济发展迈向高质量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庆师范学院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学生发展—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模式创新”为人才培养总思路,紧扣“产业引领、实践赋能、协同育人”核心主线,以微专业建设为突破口、全链条实训为支撑、校政企协同为纽带,创新构建起多元协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体系,为地方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强劲的人才动能。

  瞄准产业需求

  微专业激活人才培养“新引擎”

  随着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市场对特定领域专精人才需求越发迫切。大庆师范学院以国家“双千”计划为抓手,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围绕家庭教育、科学教育及人工智能、智能化工等领域,打造模块化、短学制、强实用的“微专业”,为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

  科学教育微专业学生张悦表示,过往课程广而不精、脱离岗位需求,而微专业课程紧扣小学科学教学实际,从实验设计到课程开发,知识可直接应用,助其快速掌握前沿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该模式并非高校“闭门造车”,而是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参与课程设计、师资配备与教学评价,企业将新的技术标准、岗位规范融入课程,确保学生所学贴合企业需求。学生考核合格后,除获结业证书外,部分微专业还关联行业认证,实现“校园学习”与“岗位就业”无缝对接。

  凭借微专业建设成果,学校连续两年受黑龙江省教育部门委托,依托科学教育微专业定向培养小学科学教师。培养中结合地方基础教育现状,增设地域特色自然科学课程与实践环节,已输送59名教师,缓解地方科学教师短缺问题。此外,针对新兴产业人才缺口,学校联合多家企业开设人工智能应用、智能化工技术等微专业,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如人工智能应用微专业涵盖核心技术与应用场景课程。企业还提供实习岗位与项目资源,学生在校即可参与真实项目,积累经验,实现毕业快速上岗。

  实训赋能

  打造职业技能提升“全链条”

  “学用脱节”是长期以来制约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瓶颈。为破解这一难题,大庆师范学院坚持实践育人理念,构建起“课—练—赛—考”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课程学习到技能训练,从竞赛比拼到资格考核,形成了一条覆盖学生职业技能提升全过程的“全链条”,让实践教学成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

  学校新启用的教师技能训练中心,配备智慧黑板、录播系统等先进设备,涵盖中小学多学科教学场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田耀在此接受省级教学名师指导,他表示,借助模拟教室反复练习,加上教师对教学细节的指导,促使师范生职业能力显著提升,对未来从教充满信心。如今,“理论学习+模拟训练+名师指导”已成为师范类专业教学常态。

  为精准对接行业需求,学校联合企业共建5个现代产业学院,同步引入“1+X”证书制度,将行业认证融入教学。如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可考市场营销经理证;依托化学工程学院获批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站,能开展10个工种初、中、高级评定,切实推动“1+X”证书落地。学校启动“校企双元育人”计划,重构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采用“双师同堂”教学;还首创“以赛代练”模式,举办商业策划大赛,以企业真实需求命题。学生在赛事中转化理论、提升综合素养,近年多次在全国赛事中获奖,毕业生获企业广泛认可。

  校政企协同

  绘就产教融合“生态圈”

  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决定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成效。大庆师范学院积极搭建“政府部门引导、学校主导、企业参与”的校政企合作平台,建立人才供需动态匹配机制,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绘就了一幅互利共赢的产教融合“生态圈”画卷。

  大庆师范学院立足专业优势,组织学生深度参与地方重大项目与活动,在实践中赋能成长、服务地方发展。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杜佳益曾参与冰雪大世界兵马俑冰雕设计制作,她表示,将专业知识用于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同时兼顾材料特性与施工安全,自身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得到极大锻炼。此外,学生还参与漠河“北极光节”景观设计、肇源“莲花节”品牌策划,在助力地方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的同时,提升了社会责任感。

  在定制化人才培养上,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与中兴通讯、浪潮集团等企事业单位深度联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逐步构建“一专业学院一产业学院”的校企合作新格局。其中,生物工程学院与南京诺唯赞公司联合开设“诺唯赞订单班”,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企业深度参与课程设置,增设生物制药工艺等针对性课程。学生在校期间可获得企业专项奖学金与实习机会,毕业后经考核合格即可直接入职,真正实现“入学定岗、毕业就业”的精准育人目标。化学工程学院联合4家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基地既是实训场所,也是产学研合作平台。校企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如“高效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研究”项目,学生参与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既提升科研能力,又掌握实用技术,研发成果还转化为教学案例融入课堂。

  学校还与大庆市文体旅集团共建大庆演艺学院,依托艺术专业优势与企业资源,开发“大庆精神主题演艺创作”等特色课程,学生可参与油田主题晚会等演艺活动,在实践中提升技能,为地方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长期以来,大庆师范学院始终锚定促进高质量就业的目标,坚守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定位,依托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不断优化专业布局,强化课程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持续提升育人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面向未来,大庆师范学院将继续深化校政企合作,进一步优化多元协同育人机制。一是根据区域产业发展新趋势,动态调整微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加强与新兴产业企业的合作,引入更多先进的技术和教学资源;二是建设更多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基地和产业学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三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推动校政企三方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打造地方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高地。

  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庆师范学院将始终牢记使命担当,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人才而不懈努力,为推动地方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大庆师范学院校长、党委副书记 张平)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