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教育展台
2025-08-26 星期二
“产教赛创证”五位一体 育复合型创新人才
——安康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实践育人探索
王奕

  安康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坚持“立足陕南,面向秦巴山区,辐射中西部发展”的服务定位。依托2023年陕西本科和高等继续教育教学改革项目“OBE理念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及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和2023年安康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经管类专业仿真模拟实验教学中学生学习满意度模型的构建与实证研究”,按照专业国家标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具备会计核算能力、税务处理能力、审计处理能力、财务分析与决策能力,能够从事财务工作、税务工作及审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以岗为导,构建协同机制

  深入开展产业调研,确定目标岗位胜任力模型。统计学校近5年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行业及岗位情况,通过实地调研、电话咨询、企业宣讲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相关行业岗位要求。根据调研行业发展需求、企业所需人才能力要求、学生现实情况和未来就业方向等进行课程改革,既以满足产业需求为出发点,又充分考虑对学生通识能力的培养。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强化产教协同育人。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开设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与优质企业共同建设实践基地。

  深入推进校企合作育人,强化“实训”,积极开展“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通过实践课题、实训项目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目前,已开展的校企合作项目有“高顿ACCA培训班”“中晖CMA培训班”“衡信财税工商订单班”“正保审计定向班”“双元就业培训班”等。获批教育部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3项,签约8个实践教学基地。同时,针对就业岗位开设“财务共享服务综合实训”“业财融合综合实训”“智能税务综合实训”“大数据财务分析综合实训”等校企结合实训课程。

  学校毕业生跟踪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高位,用人单位满意度99.4%。3年以上毕业生大部分已成为企业骨干,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工作踏实肯干,吃苦耐劳,专业知识过硬,动手能力强。

  引岗融课,促进课程改革

  在教学内容方面,摆脱课程内容单纯依赖教材的现状,把岗位知识、就业技能、学科竞赛、思政教育和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讲授内容结合当前前沿信息,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如雨课堂、中国大学慕课在线学习平台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评价方面,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多措并举,着力提升教师行业背景,强化教师“双师”素养,为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打好师资基础。目前,学院“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达84.6%。近3年,专任教师申请获批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教育部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陕西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2门,陕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1门,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4项、课程思政教学项目1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门、混合教学改革试点课程13门和校级“双师”课程试点项目10项。

  以赛促学,提升专业技能

  学生通过参加学科竞赛,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内在潜能,同时有助于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实现“以赛促学”。教师通过指导竞赛,不仅了解了学生专业技能的薄弱环节,为改进教学指明了方向,同时通过典型赛事案例整理,丰富了教学资源,让更多的学生学以致用,提高了教学水平,实现了“以赛促教”“赛教相长”。

  深入推进校企合作育人,强化“实训”,积极开展“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鼓励学生参加“互联网+”智能税审职业联赛、全国高校企业价值创造实战竞赛、全国证券投资模拟实训大赛、陕西省“福思特杯”大学生数字财税技能竞赛等专业竞赛,荣获国家奖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2项,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10项。

  创新创业,激发创新思维

  在课程体系中融入创业基础、创新思维、创新创业综合实训等内容,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指导其参与实践活动;建立创业孵化中心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和资源援助;提升师资队伍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引入具备创业背景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提高教学效果;支持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帮助项目顺利实施;通过举办创新创业讲座、研讨会议和成果展示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国家级别奖项3项、省级奖项15项、校级奖项12项。学生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陕西赛区)获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7项。同时,学院开设“创业基础”“创新思维”“创新创业综合实训”等课程,结合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

  课证融合,强化技能培养

  依托证书体系准确把握行业需求脉搏,优化课程结构与内容;通过考试驱动学习,激励学生主动精进技能,实现学术学习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有效衔接,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除了获取学历学位证书外,鼓励学生积极考取“初级会计师”证书及专业相关的“1+X”证书。

  学生在校期间考取“初级会计师”证书,取得从业资格。近3年,学生“初级会计师”证书获取率高达92%。同时,学校为“1+X”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单位,多数学生考取“1+X财务共享服务(初级)”证书、“1+X财务共享服务(中级)”证书。

  学院从就业岗位、课程内容、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职业证书5个方面出发,构建了新文科背景下“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师资建设、课程改革,以赛促学、赛训协同,创新提升、思维培养,职业资格、技能认证”的“产—教—赛—创—证”五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还能满足经济社会、产业发展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此外,这一培养体系的推行,对于促进本科教育的改革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效果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王奕)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