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重点实验室里依旧灯火通明,小周同学全神贯注地记录着细胞传代的数据。作为学校动物药学院“现代学徒制班”的一员,她能够独立完成细胞培养实验,还以研发助理的身份参与到新药研发项目中,开启新的人生征程。她说:“能为人类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浑身都充满了干劲。” 2024年4月,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举行了一场签约仪式。太仓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党支部与学校动物药学院党总支携手结成“党建+协同育人联盟”,多家企业也与校方签订了生物医药产业“现代学徒制班”协议。太仓市沙溪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合作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为园区的人才引进与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持。这标志着学校“招生招工一体化”模式正式落地,开启了职业教育全链条变革的新篇章。 破难题:“招工招生一体”应时而生 为了解决人才培养方向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学生毕业后不能快速适应企业岗位等问题,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积极探索,与江苏省沙溪高级中学签订“党建+协同育人联盟”协议,将职业引导前置到高中阶段。学校通过举办企业开放日活动,让行业龙头企业走进校园,使高中生近距离了解行业动态和企业情况,成功实现了“招生即招工”。学生在高中阶段便获得企业学徒身份,专业选择与产业需求紧密相连。江苏省沙溪高级中学党总支书记王红芳表示,这一模式打通了“招生—招工—就业”的良性循环通道,让学生从入学第一天起就明确了自己的职业方向。 这一创新举措的背后,是强大的经济逻辑在推动。2023年6月,江苏省发布的《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行动方案》提出“1650”产业体系,生物医药集群是其中的重要产业之一。在此背景下,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致力于培养生物医药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职教改革。 塑模式:探寻“工学研创一体化双元育人”路径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动物药学专业紧密围绕行业需求,以“工学研创一体化双元育人”路径为引领,深入推进职教改革。该专业构建现代学徒制模块化课程体系,创新“企业导师+校内导师”“双导师”协同机制,为同类专业改革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生动案例。 (一)课程体系:“工学、研创”两大模块精准对接产业 动物药学专业打破传统学科界限,以现代学徒制“双主体、双导师、工学交替”为核心,围绕专业核心能力需求,精心构建“工学、研创”两大模块化课程体系,将校内教学与企业实践深度融合。 在工学模块中,校企共同开发“兽药生产技术”“兽药检测技术”等核心课程,以GMP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为基准,将企业智能化生产流程、前沿质量控制体系等产业要素融入教学内容,构建“标准共定、资源共建、过程共管”的合作机制,确保课程标准与行业技术发展同步,形成产业与课程良性互动的良好局面。 在研创模块中,学生以学徒身份深度参与新型兽用疫苗佐剂靶向研发等前沿课题,通过全链条科研实践,实现从理论知识到产业技术创新的能力跃升,成长为兼具前沿科研素养与产业转化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师资再造:“双导师”协同机制激活产教融合动能 “企业导师+校内导师”“双导师”协同机制构建了产教深度融合的育人新模式。以昭衍新药“现代学徒制班”为例,企业导师带领学生参与新药安全性评价等真实项目,让学生在实际工作场景中学习和成长,显著提升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适配度。昭衍新药人力资源总监介绍,学徒班毕业生入职后岗位适应周期缩短了60%,核心技术岗位留任率高达95%。目前,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已有300余名毕业生就职于昭衍新药,占公司总人数的20%以上,充分证明“现代学徒制班”是企业人才储备与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强产业:教育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促发展 太仓生物医药产业园的案例充分彰显了职教改革的产业价值。园区相关负责人指出,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并非资金或订单,而是专业技术人才储备跟不上产能扩张的步伐。“协同育人联盟”的成立,是对前期校企合作成效的肯定。 园区企业深度参与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师资队伍培养、教材编写、考核标准制定、成果转化等多个环节联合发力,将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逐步形成了地方政府部门、企业、学校、学生四方共赢的良好局面。地方政府部门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平台保障,企业获得了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学校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实现了高质量充分就业。 筑生态:“政校企”三方协同共育时代新人 “协同育人联盟”的有效运行,依赖于“政校企”三方共建的制度化协作平台。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与太仓市沙溪镇政府部门合作,创新构建了三层协同架构。 决策层由产业园管委会、学校党委、企业高管组成理事会,负责审定专业设置与招生规模,确保人才培养方向与产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执行层由企业技术骨干与专业教师混编教研室,开发活页式教材与岗位能力清单等,将企业的实际需求和新技术融入教学内容;保障层由政府部门提供平台和政策支持,企业提供学费补贴,如每名学徒补偿3年学费,为学生解除后顾之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高中职业生涯引导到高职现代学徒制,再到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一条以培养生物医药产业高技能人才为核心的创新链正在重构区域发展格局。企业技术能手积极参与教材编写和日常教学,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将行业标准作为考核内容,推动职业教育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隐形发动机”。这场始于“招生招工一体化”的职业教育变革,正书写着“技能报国”的生动篇章。 在职业教育变革的浪潮中,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创建的“招生招工一体化”模式如同一座坚固的桥梁,紧密连接起学校与企业,让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学校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塑课程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政校企”协同育人,让职业教育为地方产业发展和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张旭东 王妲妲 夏澜 李新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