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广东省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以“智善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321”工程为抓手,通过“阅读、书写、自律、创新”一系列细致入微的管理措施和教学实践,系统构建学生好习惯培养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培养阅读习惯,涵养书香正气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的阅读活动注重全员参与,涵盖了教师、学生和家长三大主体,分层推进。教师示范引领,每年开展教师共读一本书活动并分享学习心得,将阅读理念、阅读方法贯穿在德育写作课和课堂常规(听说读写)等活动中;依据教材,编印《趣味语文》《趣味数学》《国学读本》等。低年级学生以绘本阅读和经典诵读为主,培养阅读兴趣和语感;中高年级学生通过主题丛书批注、名著阅读和读书分享等活动,提升阅读深度和思辨能力。家长通过亲子阅读活动,与孩子共同分享阅读的乐趣,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学校创新阅读形式,早读40分钟和开放阅览室(课程安排),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堂手势语和名家作品赏析会等活动,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和表达能力;手抄报和阅读成果展演等活动,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和创造力。琅琅书声在校园内回荡,阅读成为学校闪亮的文化符号,为学生成长铺就精神底色。 规范书写习惯,绽放汉字之美 书写是学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能,对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品格成长具有深远影响。学校以课程筑基,以考核激励,以日常规范为路径,塑造规范美观的书写文化。学校将书法课正式纳入课程表,每周为学生安排一节专门的书法课,每月组织一次全面的书法考核,从书写的笔画、速度、整体卷面的整洁度等多个维度进行考量。考核结束后,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公开表彰,同时,将考核成绩记录在学生的成长档案中,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教师在作业批改时,除了关注答案的正确性,还对书写质量进行单独打分和针对性评语反馈;学校定期举办学生优秀答题卡展示和优秀书法作品展示活动,通过校园宣传栏、教学楼走廊、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进行展示,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更激发了他们对书写的热情和兴趣,在校园内营造出浓厚的书写文化氛围。 淬炼自律习惯,塑造优秀品格 自律不是通过逼迫实现的,而是通过习惯的养成逐渐培养出来的。学校多措并举,一是设定学习目标。每周一,各学科教师依据教学进度和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制定详细的学习任务清单;结合中考要求和学生兴趣特长,帮助学生制定三年学习规划,明确各学科学习目标和发展方向。二是营造学习环境。实行班级卫生轮值制度,评选“星级班级”“最美教室”,推行“静教育”,每班设置“课间安全员”,为学生营造安静的学习氛围。三是保持积极心态。学校严格执行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家校协同,不定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睡眠情况并跟进;在教室设置“梦想墙”,每月在班级、学校范围内评选“自律之星”;通过非洲鼓、葫芦丝、剪纸等课程锻炼动手能力;开展“情绪管理”“耐心培养”等主题心理班会课,设立心理室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定期开展心理疏导讲座,助力学生形成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四是运动成习惯。以多种形式开展“运动改造大脑”体育活动,通过晨跑、体育课、大课间、课间活动、眼保健操、体育节、班级联赛、亲子活动、课后体育服务(各社团)等,切实保障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培养学习习惯,创新驱动教学 学校提出以创新驱动教学,通过课堂设计创新、课堂模式创新、作业设计创新、命题形式创新、评价制度创新,打造高效、全面的学习习惯培养体系。学校在倡导教师当“大先生”的同时,积极推动“小先生行动”,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采用小组讨论、项目式学习等方式,培养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习惯;设计分层作业、学科特色作业和生活技能作业,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通过讲座、研讨会、命题大赛,提升教师命题水平;综合考查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表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三观”。 积跬步至千里,汇小流成江海,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塑造了学生“安静、有序、专注”的学习品格,更构建了“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的良好教育生态。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创新实践,以习惯之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让教育真正回归育人本质。 (左世标 郑沈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