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3 星期四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建造学院
培养科技人才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吉安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建造学院以高起点、高水平办学为引领,主动服务吉安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大力培养智能建造行业高素质人才,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优化专业布局

  在新时代背景下,学院以培养科技型、创新型建筑类人才为主要目标,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以群建院,紧密围绕土木建筑行业组建智能建造技术专业群,群内设有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智能建造技术、园林工程技术4个专业,精准对接乡村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创建校内实训基地,涵盖建筑识图、工程制图、建筑材料与检测、工程测量、建筑力学、BIM创新创业实训中心等,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字化意识与应用能力,为乡村振兴中建筑工程的智能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外,学院还不断优化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获批国家“1+X”建筑信息模型(BIM)、建筑工程识图两项证书考核站点,加快推动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的有机衔接、教学内容与岗位内容的相互融合,以及岗位能力与专业能力的精准对标,深化课证融通,将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标准积极融入BIM课程教学,通过技术革新、流程优化及模式创新,推动建筑行业向高效、低碳、安全方向发展,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让建筑业智能技术型人才成为引领乡村长远稳定发展的新动能。

  深化产教融合

  提升育人质量

  在建筑行业实现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建造技术成为产业创新变革的新动力。学院以此为契机,深化产教融合,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协同推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强化学生的实践锻炼,用数字化建造助力乡村振兴。

  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为智能建造技术专业群教学改革引入企业力量。学院智能建造专业专任教师团队赴江西聚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访企拓岗调研活动,利用企业在乡村振兴领域的优势资源和丰富经验,结合企业目前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迫切需求,以访企拓岗为契机,架起校企双方协同育人、合作交流的桥梁,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和就业机会,同时补齐企业技术短板,推动企业乡村振兴科创项目的成功落地,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校企协同育人。学院与吉安市当地的建筑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成立金光道产业学院,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订单班、现场工程师等人才培养模式,面向社会开展青原区农村建筑工匠、吉安市乡村规划与治理等社会实践培训,并在师资力量建设、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形成了模块化课程体系框架,摸索出了一条政、校、行、企、研“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新路径,旨在促进学生知识的丰富与技能的提升,反哺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构建产业与职业教育共生共长的良性循环。

  创新教学模式

  打造良好育人生态

  学院积极引导学生投身乡村全面振兴,多措并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一批懂农村、爱农村且具备创新思维、数字思维的技术技能型建造人才。

  深耕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学院以江西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为契机,充分依托创新创业学院的资源优势,引领学生参与重大创新创业项目,积极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将BIM建模技术应用于特色古村的数字化、智慧化建设中,集科技创新、古村落保护与生态保护于一体,实现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打造特色实践活动,助力乡村建设。学院立足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组织开展一系列乡村振兴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用脚步丈量乡村大地,引领学生用专业所长为乡村建设奉献青春。通过组织开展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描绘乡村新画卷”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美化村容村貌;围绕红色文化育人主题,组织学生修缮古村居及红色革命遗迹,传承红色基因,改造乡村空间,焕新乡村风貌;主动对接乡村振兴实际需求,聚焦乡村规划、环境改造、园林景观提升等工作,落实学校帮扶任务。

  作为一所集工、农、商、医、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高职院校,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将始终遵循“崇文明理,厚德精技”的校训,主动对接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围绕人才培养核心,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服务乡村发展为导向,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相互融合的新路径,激发青年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广大青年学子成为乡村科技创新的参与者和乡村建设发展的推动者。

  (周敏 黄诚 刘倩昆 尹文亭)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育视窗 11培养科技人才 助力乡村振兴 周敏 黄诚 刘倩昆 尹文亭2025-07-03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建造学院 2 2025年07月0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