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5 星期四
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赋能“设计河南”建设
——河南城建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

  河南城建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了“一核双驱四阶八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即以培养支撑“设计河南”的应用型设计人才为核心,融合“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涵盖通用能力、设计基础能力、专业设计能力、综合设计实践能力4个能力层次以及课内实践教学、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学科竞赛、工作室制、社会实践、横向项目和创业8个模块。该体系实施以来,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对接“设计河南”需求

  明确一个核心重构育人体系

  学院以培养支撑“设计河南”的应用型设计人才为核心,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横向分类、纵向分层的实践教学体系。学院以需求为导向,调整应用型高校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构建了包含4类知识、4层能力、4种素质的12条毕业要求框架,各专业依此建立“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的逻辑依赖关系,制定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关联度矩阵,全面落实产出导向。

  聚焦“设计河南”重点领域

  “双课堂”驱动增强育人效果

  学院聚焦“设计河南”四大领域,构建“双课堂”驱动育人模式,通过“资源库建设、课赛融通、项目贯通”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融合。

  一是聚焦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文旅设计、乡村设计四大领域,构建产教融合资源库,注重资源库案例的“双课堂”转化。逐步形成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城市文创、地域文化传播、文旅综合设计五大主题的150余个真实项目内容。

  二是加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联动,增强实践教学效果。创新“课赛融通”“项目贯通”教学模式。将设计竞赛、实际项目引入课程,将优秀成果通过“第二课堂”继续打磨,鼓励学生参加高水平竞赛和服务产业发展。

  强化四层次递进

  持续提升创新设计能力

  学院按照“通用筑基—专业强技—综合创新—实战赋能”的进阶逻辑,构建适配通用能力、设计基础能力、专业设计能力、综合设计实践能力四层次实践能力的培养环节。

  一是构建4年进阶的“第一课堂”实践教学环节。其中,课内实践教学、实习、课程设计三大模块分别按层次递进设置,将校地合作毕业设计模块作为检验综合实践成效的重要内容。

  二是层次递进设置“第二课堂”项目。其中,学科竞赛、工作室制、社会实践三大模块按层次递进设置具体环节,将知名设计竞赛、横向项目和创业实践作为前三个模块的综合实践。目前,学科竞赛按照“设计基础竞赛—专业竞赛—创新创业竞赛”递进,工作室按照“基础工作室—专业工作室—国际大师工作坊”递进。

  改革创新八大模块

  打造全面实践平台

  一是改革“第一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学院通过校企合作课程建设、应用型课程建设、课程设计真题实做、校地合作选题等内容促进企业课题融入“第一课堂”。“第一课堂”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强调授课教师、企业导师、地方导师与学生师生共创的模式。

  二是创新“第二课堂”自主实践模式。学院通过学业导师制、校企工作室制、创新学分认定等有机融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第二课堂”以培养自主实践和创业精神为要,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学业导师、行业导师、国际大师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三是强化模块联动。学院打破传统实践教学时空边界,构建“校内+校外、课程+项目、竞赛+创业、工作室+项目”的多维实践生态。6个校企共建工作室实行“双导师+项目制”管理模式;横向项目模块推行“企业命题—师生解题—成果转化”模式,服务库柏爱迪生(平顶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设计项目累计创造经济价值500余万元。

  设计赋能

  凸显服务战略实效

  经过改革实践,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良性互动,有力地支持了河南省城乡建设,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专业建设方面,环境设计专业获批河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23年,产品设计、动画专业在河南省专业评价中均排名第四。近3年,学生获省部级以上专业竞赛奖励450余项,其中国家奖项59项。学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较高水平。

  在服务产业方面,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升。师生团队深度参与横向设计服务项目300余项,经费入账1000余万元;“设计下乡”服务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文旅商品、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蓝莓包装、河南省南阳市桐柏民宿设计等,带动农户年均增收近万元。

  学院教学改革不仅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也是践行“设计河南”战略、服务地方发展的生动实践。通过“一核双驱四阶八模块”体系的持续优化,学院正成为“设计河南”战略的重要智力引擎。

  (汤喜辉 杨东旭 党伟 黄伟 崔明明)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高校新风 11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赋能“设计河南”建设 汤喜辉 杨东旭 党伟 黄伟 崔明明2025-05-15 ——河南城建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 2 2025年05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