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科技发展、技术进步对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带来的新变化,对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下财务管理岗位(群)的新要求,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商贸学院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团队积极探索课程改革新模式,以课程内涵建设为核心,系统化推进课程改革,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体化设计“业财融合、数智赋能”的专业课程图谱 团队教师对嘉兴市各行业链主企业开展调研,对标智能财务岗位群,以业财融合、数智技术应用等职业能力为起点,确定“数智财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业务场景+数据基础→业财融合+数据采集→风险管控+数据分析→业务实战+数据应用”的课程设计逻辑,构建厚基础、强能力、重应用的专业课程图谱。 课程开发结合会计行业业态发展,引入新标准、新方法和新技术,实现课程内容开发与技术变革迭代的协同共进,增强专业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各类职业技能竞赛赛项、职业技能等证书要求,以赛导学、以证验课、书证融通,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课程设计强调价值引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会计职业道德“三坚三守”融入课程,让思政教育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深度融合。 系统化打造“圈层融合、多维立体”的课程资源生态 团队汇聚各方优质资源,共建数智财经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协同创新中心、大数据与财务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等不同层级的育人载体,构建起“政校行企”协同育人生态圈。组建了由行业专家、企业导师、职教同行构成的高水平结构化教学团队。 开发了微课、视频、动画、虚拟仿真、课件、题库等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课程教学注重场景创设和浸润体验,将“真实项目、真实岗位、真实环境、真实流程”转化为实战演练平台,实现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立体化育人资源整合,助力学生全面提升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坚持育训结合,升级开发中小学生职业体验包、财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包、农村集体“三资”专项培训包、中高职财经师资培训包和国际教育培训包,实现“圈层融合、多维立体”的资源生态。 整体化推进“四课协同、能力进阶”的课程教学实施 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能力进阶培养目标,实施“四课堂协同”教学模式。“数智课堂”借助智慧职教等教学平台,运用数智工具如学习分析系统、智能教学辅助软件等分析学情,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构建“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实战课堂”根据各课程特点引入财务管理实战项目。例如,在管理会计课程中,引入企业的成本控制实战项目,学生分组协作,运用财务机器人、财务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等技术完成工作任务。“研究课堂”结合教师研究课题,将新方法、新技术等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例如,教师在研究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新模型时,将相关研究成果引入课堂,指导学生查阅文献、分析数据、优化管理,实现深度学习。通过财务总监访谈、经营管理实战、企业文化熏陶、财经法规学习等活动,打造立体化的思政课堂。“数智课堂、实战课堂、研究课堂、思政课堂”四位一体,互为支撑,实现从专项能力精进到综合能力提升再到拥有岗位胜任能力的飞跃。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建成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一流核心课程1门,累计选课高达6万多人次,覆盖学校532所;教师团队出版省部级及以上教材10部,承担省级教改课题10项,获浙江省高职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学生参加省部级及以上各类竞赛获奖49项,其中一等奖13项;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高位水平,就业单位满意度超98%。 展望未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商贸学院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将继续深化课程改革,保持对行业动态的敏锐洞察,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强化教学实践,提升育人质量,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强与各方的交流合作,携手共进,为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财会人才而努力,为专业发展和行业进步续写新的篇章。 (周昌红 彭贵芝 王蕾)
|